山关启翠微,霜钟自晨夕。
花里一僧来,泠泠振金策。

【注释】

西郊:指京城长安城西的曲江池。

启翠微:开山岭上的翠微亭。

霜钟:即寒钟,唐代皇宫中用以警夜报时的一种铜制乐器。自晨夕:从清晨到傍晚。

泠泠:清脆悦耳的声音。振金策:敲击金属马具。这里指和尚敲打着木鱼和磬等乐器。

【赏析】

这首五律是一首描写僧人行脚至长安西郊,在曲江亭中听到晨钟暮鼓之声而作的诗。

首联“山关启翠微,霜钟自晨夕。”诗人首先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秋日景象,山岭间的亭台楼阁,在晨钟暮鼓声中渐渐苏醒;接着,他写到“霜钟自晨夕”这两句,诗人用“自”字,表明了霜钟响起的时间,是在清晨和晚上,而不是其他时候。“自”还表明这是僧人自己的所闻所见,并非他人。

颔联“花里一僧来,泠泠振金策。”诗人又描绘了另一幅画面:一个僧人在花丛之中走来,他的衣角飘动,步履轻盈;他手持着木鱼和磬,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如同金铃一般。

尾联“清音本自佳,何须更吹笛。”诗人最后说出了他自己的看法:这美妙的佛乐本来就很好,为什么还要像世俗的人那样吹奏笛子呢?这里的“清音”指的是僧人的诵经声,“笛”在这里被用作比喻,指世俗的音乐。

这首诗以写景起头,中间转折到写人,最后又回到写景,全诗构思精巧,层次分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