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遥岑万丈苍,天风应为袭衣裳。
鸡鸣往往看东日,人语时时到下方。
云暗钟声连海树,春浮花气入山堂。
四时未歇登游兴,翻说崖禽唤客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要逐句分析诗句的含义及作用,同时还要注意诗句的炼字、修辞手法等。

“一上遥岑万丈苍”,诗人登上了高峻的山峰,放眼望去,群山万叠,一片苍茫。“万仞”“苍”这两个词分别写出了泰山之高大和其苍翠的颜色。

“天风应为袭衣裳”,意思是:天风吹拂着衣衫,使衣裳感到凉意,从而更加衬托出泰山的高大和雄伟。

“鸡鸣往往看东日,人语时时到下方”,意思是:在山顶观赏旭日东升,山下听人们说话,这里既描写了日出的景色,又描绘了人间的热闹情景。

“云暗钟声连海树,春浮花气入山堂”,意思是:云雾遮断了传来钟声的山路,春天的气息飘进了山林之中的亭子。

“四时未歇登游兴,翻说崖禽唤客忙”,意思是:一年四季都没有停息过登临游览的兴致,却听到崖间鸟儿呼唤客人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对人生乐趣的追求。

【答案】

译文:

登上泰山最高峰,看到万仞青峰直插云霄。

阵阵清风袭来使人凉意袭人,更衬托出泰山的崇高伟岸。

清晨观看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

晚上聆听山下人们的欢声笑语。

云层遮住了传来钟声的山路;

春风送来花的芬芳气息。

四季不断攀登欣赏风景;

却听到崖间的鸟儿呼唤着我。

赏析:

首联“一上遥岑万丈苍”,是写登山所见。“一上”二字,点明登山动作的起始,“遥岑”即远山,用来形容泰山的高耸,“万丈”极言其高。这一句写登山所见之景。诗人以简笔勾勒出泰山巍峨雄壮的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苍”字用来形容山色,突出了泰山苍翠欲滴的特点。

颔联两句,写登山所闻。“天风”指山风,“袭衣裳”意为吹动衣服,形容风势之急。诗人以简洁的文字刻画出了一种动态美,让人仿佛能听到那飒飒作响的山风。“鸡鸣”“人语”则进一步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既有鸟语虫鸣,也有人声鼎沸,展现了一派和谐而富有生气的景象。

颈联两句,写登山所感。“云暗”是指云雾遮断了通往山顶的路,“钟声”则是远处传来的钟声。这句诗中,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感受相结合,既写出了泰山的宏伟壮观,又写出了山中幽深静谧的氛围。

尾联两句,写登山所想。“未歇”即未尽、未完的意思,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人生乐趣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之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的美丽景色和生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