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如岱岳,萝山若梁甫。
曾颠遏行云,屼屼自太古。
咸池荡初景,昧旦河已曙。
我梦天部行,笑折扶桑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共八句,前四句描绘了黄山的雄伟壮丽,后四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向往。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黄山如岱岳,萝山若梁甫。
- “黄山”比喻为”岱岳”,形容其高耸入云、气势磅礴;”萝山”则比喻为”梁甫”,形容其蜿蜒起伏、秀美多姿。
- 曾颠遏行云,屼屼自太古。
- “曾颠遏行云”意指曾经让行走的云彩都颠簸起来,形容黄山云雾缭绕,景色壮观。”太古”在这里指的是远古,意味着黄山的历史久远。
- 咸池荡初景,昧旦河已曙。
- “咸池”是指神话中的天池,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荡初景”意指开始出现新的景色。”昧旦”是黎明时分,这里用来形容太阳刚刚升起,照亮了大地。
- 我梦天部行,笑折扶桑树。
- “天部”指的是天空,这里暗指神仙世界;”行”意为旅行。”扶桑树”是一种传说中的神树,这里用来形容黄山之高,如同神仙居住的地方一般。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将黄山比作泰山(岱岳)和庐山(萝山),展现了其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接着以神话传说中的”咸池”和”昧旦河”为背景,描绘了黄山云雾缭绕、晨光熹微的景象。最后以”我梦天部行,笑折扶桑树”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黄山美景的向往和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既展现了黄山的自然之美,又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