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歌翻渌水,击汰复夷犹。
吴越春江合,东南王气浮。
鸣榔遥向若,岸帻不惊鸥。
渺渺五湖客,烟波如可求。
【注释】
棹歌:船夫唱歌。
吴越:今江苏苏州一带,古时属吴国、越国。
若:指太湖中洞庭山。
岸帻:把头巾解开。
渺渺:遥远的样子。
五湖:即太湖。
烟波:雾气笼罩的波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泛舟太湖,乘兴而作的一首即景小诗。全诗共四句,写泛舟所见之景及所感之情。第一句“荡桨声起碧波中”,以声音衬托出水面的清澈,写出了泛舟人的心情舒畅,兴致高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泛舟的愉快心情。第二句“击水复回旋”,用击打水花的动作来表现泛舟人的欢快心情和对春光的喜爱。第三句“东南王气浮”一句,诗人以泛舟人的视角,遥观吴越两地的自然景色,并从中感悟到了大自然的变化,联想到历史上帝王更迭的沧桑,抒发了自己的感慨。第四句“烟波如可求”,诗人在泛舟的过程中,看到了茫茫的太湖,产生了一种迷茫的感觉。最后两句,诗人以泛舟人的视角,遥望着洞庭山中的若(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名),并由此引发了自己心中的感慨。同时,诗人还通过自己的感受,描绘出了泛舟人面对茫茫太湖时所产生的迷茫感。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