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寻精舍,东林非旧师。
池空莲社散,塔坏墓门疑。
地忆羁眉处,桥怜笑度时。
远公犹幻迹,人世总堪悲。

【注释】

策马:骑马。精舍:佛教的讲经场所,这里指东林寺。非旧师:不是过去的僧人。池空莲社散:池中没有莲叶了。莲社是佛教净土宗的修行团体,“散”指散失。塔坏墓门疑:塔坏了,墓地的大门也怀疑起来。地忆羁眉处:回忆过去在羁縻之地(今云南境内)时的情景。羁縻,指唐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区划制度,用当地首领为地方长官,世袭统治。桥怜笑度时:指自己当年从南方来,经过一座桥,被当地的人们嘲笑过。远公:慧远禅师,东晋时期的高僧。犹幻迹:像幻影一样,不真实。人世总堪悲:世间总是令人悲哀。堪悲,值得悲悯。

【赏析】

《东林寺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这组诗写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别墅时,以抒发对世事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感慨。此诗前两句点明题意,后两句写景寓情,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哀伤。

“策马寻精舍,东林非旧师。” 诗人策马来到东林寺,发现这里已经不是以前的和尚了。“非旧师”说明这个地方已经没有了和尚,只剩下一片废墟。

“池空莲社散,塔坏墓门疑”。 东林寺的水池里空空荡荡的,没有莲花的踪影;寺庙的塔楼也已经坍塌了,墓地的大门也让人生疑。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出一幅荒凉破败的景象,来表达出作者对于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

“地忆羁眉处,桥怜笑度时。” 诗人回忆起自己在羁縻之地度过的时光,那座桥上曾经有人嘲笑过他。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出一幅孤独凄凉的画面,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出作者对于过往的回忆。

“远公犹幻迹,人世总堪悲。” 最后一句表明慧远禅师就像幻影一样,人世间总是充满了悲哀。这两句话将整首诗的主旨概括出来,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