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拜三迁地,松杉古殿阴。
大刚千古气,仁义七篇心。
王□分自昔,见闻传至今。
宫墙勤仰止,翘首泰山岑。

【注释】

瞻拜三迁地:瞻望祭祀的地点。三迁地,指孟庙。

松杉古殿阴:松柏、杉木是常绿树,故称;“殿阴”即殿后的树林。

大刚千古气:大刚,指孔子。孔子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强的意志。

仁义七篇心:仁义,指孔子的思想道德观念,《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很多思想。“七篇”,《论语》共二十篇,这里泛指其言论。

王□分自昔:王□,指鲁国国君,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

见闻传至今:指孔子的言论被后世人传诵至今。

宫墙勤仰止:宫墙,指宫廷围墙;“勤仰止”是说人们常常仰望着它。

翘首泰山岑:翘首,抬头;泰安,泰山之南麓;岑,高耸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古怀贤之作。诗中通过对孟庙及孔子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开头两句写孟庙。“瞻拜三迁地,松杉古殿阴。”瞻拜,瞻仰祭拜;三迁地,指的是孟庙;松杉古殿,指的是庙中的松柏树木;阴,这里作背景讲。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瞻拜的地点在松柏苍翠的古代庙殿之后,那幽静的松柏树给人们一种肃穆的感觉。

下面四句写孔子。“大刚千古气,仁义七篇心。”大刚,这里指孔子的刚强不屈的品质;千古气,指这种品质具有长久不衰的力量;“仁义七篇心”,指孔子的思想。《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经典著作,共有二十篇,这里泛指其言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孔子具有刚健坚强的气质,他的思想和言论具有不朽的价值。

中间四句写孔子的德操与成就。“王□分自昔,见闻传至今。”王□,指鲁国的国君;分,区别,这里是区分的意思;自昔,从古以来;见闻,指孔子的言论;传至今,流传到今天。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从鲁国建立以来,孔子就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受到人们的称赞;孔子的言论一直流传到现在。

最后四句写孔子的伟大形象。“宫墙勤仰止,翘首泰山岑。”宫墙,指朝廷的宫墙;仰止,仰望;翘首,抬头看。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人们经常抬头仰望宫墙之上的孔子雕像;孔子的形象高大雄伟,令人敬仰。这四句是全诗的收尾,也是全诗的主题所在。通过描绘孔子的形象以及人们对孔子的崇敬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孔子的无限敬仰与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