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帘授老易,细雨洒庭虚。
往事据梧外,闲心散帙馀。
花飞春渐老,懒与世弥疏。
幸接东邻子,高文一起予。

【注释】

①授老易:授,指授予;易,《论语(子路)》:“夫子之设教也,吾有父兄之风而替之。”这里借指授业。②“细雨”句:谓细雨洒在庭上,庭院显得空旷寂寥。③“闲心”句:谓闲暇的心情消散在书卷里了。④“弥疏”句:意谓我懒得与世疏远。⑤东邻:泛指同乡或邻里。

【赏析】

诗题“杂诗”,即非专咏一事的抒情诗,而是多情性题材的抒情诗。诗中抒写的是一种闲适之情、淡远之情。诗人在春日独居闲居时,心情恬静,悠然自得。诗中以“下帘授老易”开篇,点明时间是春末夏初时节,自己独处闲居之中,无事可做,于是便放下帘子,授受《易经》,打发时光。这两句为全诗铺垫了背景。接着,“下帘”二句写室内景致。细雨飘洒在空荡的院落之上,使庭院更加幽雅清静。“往事据梧外”,则表现了诗人的心境。他坐在梧桐树下,思绪万千,回忆往事,但往事已成陈迹,只能任凭岁月流逝,而无法挽回。“闲心散帙馀”一句,既写出了诗人的悠闲自在的心境,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于世事的淡漠态度。

“花飞春渐老”一句,诗人以拟人手法描绘出春日里的花事,将春天比作一位年迈的老人,将花儿的凋零喻为老人的老去,从而表达了对春天消逝的惋惜之情。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惆怅,反而以“懒与世弥疏”来表达他对世事的淡然。他认为,与其与世隔绝,不如保持自己的独立和自主。

最后两句“幸接东邻子,高文一起予”则是诗人在闲居之时所遇到的人——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与这位年轻人相谈甚欢,共同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新知的喜悦之情,也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闲适闲居生活的作品。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的庭院景象以及自己的心情状态,表达了对于世事的淡然以及对新知的欣喜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通过对这首杂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闲适之情、淡远之意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一些关于人生、情感等方面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