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同为客,停杯感岁华。
西风吹片月,秋思在谁家。
夜久移桐影,谈深落烛花。
明河清且浅,好泛斗边槎。

【注释】:

  1. 同用飞花二韵:即同用“飞”、“花”二字押韵的诗句。
  2. 万里:形容远离家乡,漂泊在外。
  3. 西风:秋风。
  4. 片月:一弯新月。
  5. 秋思:秋天的思念之情。
  6. 桐影:指梧桐的影子。
  7. 落烛花:燃着了蜡烛后落下的烛花。
  8. 明河:银河。
  9. 清且浅:清澈而又浅薄。
  10. 好泛斗边槎:愿乘船去探索北斗七星附近的星星。
    【赏析】:
    此诗为诗人在秋社之时所作。从字面上看,这首诗似乎只是描写诗人秋夜独饮的情景,但细细品味,却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对人生、友情和命运的深深思考。
    首句“万里同为客”,直接点出了诗人与朋友相隔万里,共同飘零天涯的孤独处境。这种孤独感,既源于现实的物理距离,更源于心灵的隔阂。诗人以“同为客”三字,表达了自己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彼此间无法逾越的隔阂。
    第二句“停杯感岁华”,则是诗人在饮酒之际,不禁想起了岁月的流逝。这里的“停杯”并非真的停下酒杯,而是要表达自己在孤独中,无法抑制内心的感慨。“感岁华”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第三句“西风吹片月,秋思在谁家”,则是诗人将目光投向了远方。在这里,“西风”既是秋风的象征,又是诗人心境的象征。“片月”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助。而“秋思”则更是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
    第四句“夜久移桐影,谈深落烛花”,则是诗人在深夜里,与朋友共度良宵的场景描绘。这里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有对友谊的珍视。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友谊也渐行渐远。诗人不禁感叹:“夜久移桐影,谈深落烛花。”
    最后两句“明河清且浅,好泛斗边槎”,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他希望借助北斗七星,找到通往未来的道路。这里的“斗边槎”既是一种比喻,也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困惑。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孤独而坚定的诗人形象。他虽然身处异乡,但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他也不断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努力寻找前进的方向。这种深沉的思考和坚定的信念,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