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黄梅雨,萧条竹外扉。
冷然披白袷,倏矣化缁衣。
尚怯春寒在,还怜酒伴稀。
开樽聊一笑,赖有鳜鱼肥。

【注释】

(1)黄梅雨:指梅子成熟季节的连续阴雨。

(2)竹外扉:竹林外面的门。竹外,即竹林之外。

(3)披白袷:穿着白色的夹衣。

(4)缁衣:古代僧人所穿的黑衣服。

(5)尚怯春寒:还怕春天的严寒。

(6)酒伴稀:饮酒的朋友很少。

(7)鳜鱼肥:鳜鱼很肥美。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初夏天气、景色和人情的小诗。首句写梅雨,次句写竹外门扉,三、四句写披上白裘,转眼间就换上黑衣,五、六两句写自己仍感到春寒,又怀念酒友,七、八句写打开酒杯,聊作一笑。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味深长。

诗的前二句写梅雨,“黄梅”是夏季的一种水果。“十日黄梅雨”说明雨下了十天了,“萧条竹外扉”说明竹子外的门户也因连绵不断的梅雨而显得萧疏冷落了。这两句话,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梅雨的特点:“萧”“寂”“湿”,使人感受到诗人对梅雨的厌恶之情。

“冷然披白袷”,诗人脱去白夹衣,只穿一件单衣,可见他多么怕冷啊!这里的“冷然”,既是感觉上的寒冷,又是心理上的孤寂。

“倏矣化缁衣”一句,诗人由脱去白夹衣而换上黑衣,形象地写出了梅雨时节的闷热之苦。这里的“倏”,是忽然的意思;“缁”,是指黑色,这里指僧服。

“尚怯春寒在,还怜酒伴稀。”两句,写诗人既怕春寒,又怜惜酒友稀少。“尚”字表现出诗人对春寒的畏惧。“还怜”二字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怀念。这两句,一方面反映了梅雨时天气的潮湿,另一方面反映了诗人的心情。

“开樽聊一笑,赖有鳜鱼肥”,两句中一个“开”字,将诗人的心境由闷热、孤寂、怕冷、怜惜,一下子引向开朗、轻松、欢快、满足的境地:诗人推开酒杯,与友人一起开怀大笑,因为有鳜鱼可吃了。“鳜鱼肥”三字,将鳜鱼的肥美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雨时节的自然景物以及诗人的心理感受,表现了梅雨时节的闷热、烦燥,以及诗人对这种天气的喜爱,对朋友的思念,对生活的热情,表达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