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纷惊眼,瞿塘更孟门。
缴还腰下组,归去谷中村。
桂树堪招隐,桃花欲问源。
从今三径草,不敢怨王孙。

归兴诗六首

世路纷惊眼,瞿塘更孟门。

缴还腰下组,归去谷中村。

桂树堪招隐,桃花欲问源。

从今三径草,不敢怨王孙。

诗词解析:

  1. 第一句“世路纷惊眼”
  • 含义分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感到眼花缭乱和困惑。”世路”指的是世间的道路或人生旅途,”纷惊眼”形容了其复杂程度让诗人感到震惊。
  • 情感色彩:反映出诗人对外界变化的无力感和内心的不安。
  1. 第二句“瞿塘更孟门”
  • 地理意义:瞿塘峡与孟门山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自然景观,位于四川省东部。
  • 象征意义:这两句可能象征着诗人的旅程艰难而充满挑战,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突破困境的决心。
  1. 第三句“缴还腰下组”
  • 动作描述:”缴还”意为归还或交出,这里指诗人放下世俗的负担,准备回归内心世界。
  • 心理描写:表明诗人想要摆脱外在的功名利禄追求,回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状态。
  1. 第四句“归去谷中村”
  • 地点描绘:这里的“谷中村”可能代表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一个宁静、简朴的地方。
  • 心境表达: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喧嚣社会的疏离。
  1. 第五句“桂树堪招隐”
  • 植物象征:桂花因其香味被广泛用来象征高洁和隐逸的生活态度。
  • 意境创造:通过提到桂花,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1. 第六句“桃花欲问源”
  • 自然景物:桃花常常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新生和美好。
  • 情感寄托:这句可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新开始的期待和对未来美好时光的向往。
  1. 最后一句“从今三径草,不敢怨王孙”
  • 典故引用:“三径”通常指代周文王的三个儿子所种的三条小路,这里可能寓意着诗人的归隐之路。
  • 情感升华: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虽然远离了繁华的社会生活,但仍保持谦逊的态度,不因环境的变迁而改变初衷。

赏析:

此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生活哲学。诗人通过对“世路”、“瞿塘峡”、“孟门山”等意象的描述,反映了他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感受和选择。通过“归来”这一行动,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现实不满和逃离的欲望,同时也透露出对心灵自由和宁静的渴望。此外,诗中多次提及“桂树”和“桃花”,这些自然元素不仅是美好的象征,更是诗人情感寄托和精神追求的体现。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刻揭示了诗人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