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曾叨里选,尚忆北游年。
岂料予投劾,方看尔着鞭。
乡心珠海月,旅况蓟门烟。
可念离居者,归程在雁先。

【注解】

1、尹禺阳:作者友人。

2、里选:乡试中举后,由学官推荐到州县做官。

3、北游年:指作者年轻时在京师(今北京)应试的时期。

4、投劾:指被罢官。

5、着鞭:指被派去京城。

6、珠海月:指广东珠海县的月夜。

7、蓟门烟:指河北蓟门一带的烟云。

8、可念:值得思念。

9、归程:回家的行程。

【赏析】

《送尹禺阳应贡北上三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这首诗写于作者任冀州衡水主簿时,当时他正为赴京应进士举而从家乡出发。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第一首:“亦曾叨里选,尚忆北游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也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还记得我在京城应试的那一年。这里用了互文手法,意思是我也曾做过“里选”,也“尝”过“北游”,因此对“亦曾”、“尚忆”这两个词语用得十分传神,既表现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追思与留恋,又表现了作者对当前离别情景的感受。这两句是第一首的前两句,起笔即写出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行的关切与惋惜之情。

第二首:“岂料予投劾,方看尔着鞭”。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没有想到你竟然要辞官回乡,正好看到你要骑马启程。这里的“方”字用得极好,它不仅表明了时间是在对方启程之时,而且暗示了两人之间有一段距离,不能马上相见,从而更增添了别离时的惆怅和伤感。这两句是第二首的前两句,承上启下,过渡自然,为下文抒发离情作了铺垫。

第三首:“乡心珠海月,旅况蓟门烟”。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对你的思念之心就像珠海那边的明月一样难以排遣,旅途的艰辛就如那燕山脚下的烟雾一般令人生忧。这两句是第三首的后两句,以景结情,写得十分贴切。“乡心珠海月,旅况蓟门烟”两句,将作者的思绪引向了遥远的家乡和漫长的旅途,使人感到一种凄清和愁苦的气氛笼罩全篇。

第四首:“可念离居者,归程在雁先。”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想念那些远离亲人的人,他们正在等待你的归来,而你的归途却要在鸿雁之前。这两句是第四首的前两句,也是全诗的结尾部分。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行的关切与惋惜之情,而且寄寓了对友人的殷殷期望与深深祝福,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