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杖头钱,同鸣郭外鞭。
平芜初歇雨,嫩绿远连天。
游兴看簪柳,春声乍听鹃。
桃花思往日,对酒一潸然。
【解析】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在清明时节追忆去年与妻子常湘云一起赏春的往事,感慨时光如水匆匆流逝,妻子已离自己而去。全词以景起,以情结。“共鸣”句暗寓怀念之情;“平芜”、“嫩绿”两句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色图;“游兴”句写自己重提旧事而感叹;“对酒”句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戊午年的清明时节,我在旗峰踏青,因想起客岁同妻子常湘云一起游春时的情景,如今往事已随流水东流,更加令人感慨。
杖头钱和同鸣的鞭子,郭外齐声响起。雨初歇平芜,绿柳新芽嫩绿连天。我观赏着簪上的柳枝,听到杜鹃的叫声,仿佛听到了妻子的声音。
桃花开得正艳,让我想起了往日与妻子在一起的时光。现在只能对酒一潸然。
赏析:
“戊午”指代词。“旗峰”,山名。“踏青”即踏青郊游,古代风俗,春季到郊外去游玩赏花。“是日”即去年今日,“是”表示时间。
“同鸣”句暗寓怀念之情。“同鸣”句中,“杖头”“郭外”均用典。“杖头”出自《晋书·谢安传》,谢安乘着车在洛阳街上游览,看到有人拿着手杖,就笑着对那人说:“这大概是个有才能的隐士吧?”那人回答:“我就是。”谢安问他是谁,他回答说:“我的名字叫孙登。”后来人们就用“杖头钱”来泛指钱财。“同鸣”句意思是:我和你一同来到郊外。“鞭”指马鞭,“共鸣”即并排而行。“郭外”指城外。
“平芜”两句,描写景物。“平芜”指平原上长满杂草的地面。“初歇雨”指刚刚停歇的雨。“嫩绿远连天”指刚长出嫩绿叶子的草远远地一直延伸到天上。
“游兴”句写自己重提旧事而感叹。“簪柳”,插柳枝条为饰物。“听鹃”即听到杜鹃叫声,此处用典。“鹃”,即“杜鹃”,传说其叫声凄切哀怨,故用此典。
“桃花”句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桃花”指落花。“思往日”指回想当年。“一潸然”意谓泪下沾衣。“潸然”意为眼泪流下来的样子。这句意思是:桃花开得正艳,让我想起了与妻子在一起的时光。
这首词以景起,以情结。全词以清明时节的郊外为背景,借对妻子生前赏花游春情景的追忆,抒发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和无尽悲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