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避城中地,新成浦外桥。
荒郊来好客,归鹤下层霄。
暑气随潮退,商风倩竹招。
翛然幽事足,顿觉世尘遥。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甲子孟秋十九日西园公过访镜园步杜少陵游何将军山林十律韵投赠步元韵酬之同集者尹用平温尔惇时溪桥初成十首:
- 甲子:指农历的九月初一,也就是阳历的9月1日。
- 孟秋:指的是农历的秋季开始,即9月到11月。
- 十九日西园公:指西园公这一天来访。
- 镜园:可能是指一个园林或庭院。
- 步杜少陵游何将军山林十律韵投赠:这是诗人创作并投递出去的作品,可能是诗或者对仗工整的律诗。
- 步元韵:指按照某个韵部创作的诗歌,元韵可能是作者选择使用的韵部。
- 酬之:指回应、回赠之意。
- 同集者尹用平温尔惇时溪桥初成十首:这可能是指与西园公一同来访的人们,其中提到的“尹用平”和“温尔惇”是人名,可能是这次集会的参与者之一。
我们逐句翻译这首诗:
久避城中地,新成浦外桥。
荒郊来好客,归鹤下层霄。
暑气随潮退,商风倩竹招。
翛然幽事足,顿觉世尘遥。
第一句:“久避城中地”,意为长时间避开城市的喧嚣和繁华;
第二句:“新成浦外桥”,意味着新的桥梁在城外建成。
第三句:“荒郊来好客”,表示从郊外来到这位客人身边,感受到了他的友好;
第四句:“归鹤下层霄”,形容这位客人如同归来的鹤一样悠然自得;
第五句:“暑气随潮退”,描述天气炎热随着潮水的退去而逐渐变得凉爽;
第六句:“商风倩竹招”,描绘了微风吹拂着竹林的景象;
第七句:“翛然幽事足”,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远离尘嚣、清静生活的满足感;
第八句:“顿觉世尘遥”,意味着突然觉得世间的纷扰已经远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西园公来访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首句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次句则描述了新桥的建设给人们带来的便利。第三句描绘了来访者的风度和气质,第四句则以归鹤比喻客人的悠然自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宁静生活的喜爱和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