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自求应,倡和有羊何。
斗酒勿云薄,百篇奚足多。
倾杯鱼渐醉,得句鸟先歌。
愿扫矶头石,时邀彩鹢过。

【赏析】

此诗为酬答之作,甲子孟秋十九日西园公过访时所作。西园公即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部,号阮亭,山东新城人。有《带经堂集》。步少陵游何将军山林十律韵投赠,指步宗道的《寄题李东阳先生林下轩》一诗。同集者尹用平、温尔惇、时溪。时溪桥初成十首,指其《登石壁寺山房望海台》一诗。全诗以酒喻诗,以醉作比兴,以鱼鸟相唱和,写诗人与友人同赏美景,畅饮美酒之乐。

“同声自求应,倡和有羊何。”这是说,我和我的朋友们都愿意共同吟咏诗歌,相互应和。这两句是说自己和朋友们在聚会的时候,都喜欢吟咏诗词,互相应和。这里的“求应”指的是吟咏诗词,“倡和”则是指互相对和。在这里,“羊何”指的是张伯起(张岱),他的字叫何良臣。张伯起是王士禛在济南时的好友,他为人清高,喜欢饮酒作诗;而王士禛则是当时有名的文人,两人常常在一起吟咏诗词。所以,王士禛在这里是在夸赞张伯起的才情。

“斗酒勿云薄,百篇奚足多。倾杯鱼渐醉,得句鸟先歌。”这四句是说,即使只是一杯酒,也足以表达我的心意;而即使只是一篇诗,也不足以代表我的才华。在这里,“鱼渐醉”和“鸟先歌”都是比喻。因为古代的人们认为酒能让人陶醉,所以称“鱼渐醉”;又因为鸟儿善于唱歌,所以称“鸟先歌”。

“愿扫矶头石,时邀彩鹢过。”这两句是说,希望清理掉矶头的碎石,以便让美丽的彩鹢(一种船)能够经过。彩鹢是一种非常美丽、非常高贵的船只。这里的“彩鹢”,指的是彩画的船。王士禛在这里是在表达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己在聚会时饮酒吟诗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王士禛的才华和风度,使他成为了当时的文人雅士们争相效仿的对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