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烟岚虎豹含,微官真愧远游身。
谁怜三万六千日,半作东西南北人。
芳草故随行客马,啼莺犹似故园春。
门前五柳堪招隐,回首柴桑独怆神。

【注释】

通远驿:在今陕西汉中。

驿路:驿站的小路。虎豹含:虎豹潜伏。

“三万六千日”:《庄子》有言:“三万六千岁为春。”此借指仕途之长,岁月之久。

半作东西南北人:一半的时间,在东、西、南、北四方奔波劳碌。

芳草:指旅途中的花草,此处指旅途中的景色。

啼莺:黄莺鸟叫声。

五柳: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此处泛指家乡。

柴桑:即柴桑园,是东汉隐士陶潜(渊明)的故居。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隐居后写的一首抒情诗,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全诗以通远驿为线索,描绘了诗人离开官场后的生活状况。

首联写诗人离开京城到通远驿的情景。他看到驿站小路上弥漫着烟雾,远处虎豹潜伏,不禁感到自己远离朝廷而感到惭愧。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无奈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颔联写诗人在通远驿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他发现,自己在仕途上的奋斗已经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一半的时间都在四处奔波劳碌,难以安身。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颈联写诗人在路上遇到的美景与感受。他看到路边的芳草随风摇曳,黄莺在枝头欢叫,仿佛回到了故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写诗人回到家乡后的感慨。他看到家门口的五棵柳树,想起当年隐居柴桑园时的宁静生活,不禁心生惆怅。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对通远驿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诗人晚年隐居后的作品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