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黯严寒旅思催,香醪兽炭对衔杯。
慈云偏向蓬莱绕,宝雨遥从佛国来。
六管浮灰将变律,千门残笛暗惊梅。
欲观净土琉璃界,更上西风百尺台。

【注释】

黯黯:形容天空阴沉。旅思:旅途的思念之情。慈云:佛教用语,指佛法无边,如天之慈。宝雨:佛教语,指佛家法雨,比喻佛法滋润。六管:指古琴上六根弦,泛指琴声。浮灰:浮起的灰尘。变律:改变音调。惊梅:使梅花受到惊吓。净土:佛教语,指阿弥陀佛的净土。琉璃界:指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百尺台:指登高远眺之处。

【赏析】

冬至前三天对雪时值圣母万寿,同陈裕所一起赋诗,禁用“雪套”。这首诗是诗人在赴任途中所作。

首联写自己旅居他乡的孤独寂寞。“黯黯”,天色昏暗;“严寒”,天气寒冷。这两句写景,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香醪”三句写与友人共饮,抒发自己的孤寂之感:“兽炭”即烧兽形炭火取暖,用以烘托作者的贫寒生活。

颔联写自己对佛教圣地的向往。“慈云”指佛法无边;“蓬莱”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胜地,这里指代佛教圣地;“宝雨”指佛法滋润万物;“遥从”指佛法从远方来。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颈联描写自己的心境。“浮灰”指琴声,用来形容琴声悠扬起伏;“千门残笛”指远处传来的笛声。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中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感。

尾联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净土”指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琉璃界”指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的景象。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期待。“百尺台”指登高望远的地方,暗示诗人希望能够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并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