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霜雪绝飞鸿,迢递乡书杳未通。
万里授衣思履袜,十年羸马叹西东。
闭关行旅萧条后,吹律回春想望中。
谁道省方当息驾,君王元只在深宫。

【注释】至日:冬至。即事:写眼前之事。

【译文】

江湖霜雪断绝鸿飞,迢递的故乡书信杳无音信。

万里传递寒衣思念着鞋袜,十年老马感叹东奔西走。

关闭城门旅行客稀少萧条,吹起律管盼望春天来临。

谁说朝廷要视察地方就停止车驾,君王原来就在深宫里。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至日”是冬至日,古人认为这一天阴气最盛。诗人此时在京城,看到窗外的霜雪交加、鸿雁南飞,想到故乡天冷,不知亲人是否安康,因而写下了这首思乡诗。“迢递”指遥远,这里用来形容家书难以寄达;“未通”是说家书没有送到。

颔联两句紧承首联写诗人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万里授衣思履袜”,这一句意思是说:万里之外为家人送寒衣,思念着旧时穿过的那双袜子。“授衣”指给家人送去御寒的衣服,“思履袜”指想见家人穿上自己穿过的袜子。“思”字写出诗人对亲人的深情厚意,也写出诗人对自己身世的伤感。诗人以“思”字领起后,又写了两个动作:“履袜”和“叹西东”,这两个动作都与离家出仕有关。一个“思”字概括了全诗的内容,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念和对仕途坎坷的感慨。

颈联两句写旅途中所见所感。“闭关行旅萧条后”,“闭关”指闭门谢客,“行旅”指在外作官。“萧条”指荒凉寂寞,这里指国势衰微,社会凋敝。“吹律回春想望中”中的“吹律”是指北风解冻吹响律管的声音,“回春”是说希望北风吹响的律管能把春天的消息带来。这二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形势的担忧,以及渴望早日回到家乡的心情。

尾联两句写诗人对朝廷的关切。“谁道省方当息驾”,“谁道”是疑问语气词,“省方”指视察地方,“息驾”是指停止车驾休息。“君元只在深宫”,意思是说:谁还敢说皇帝应该停止车驾来视察呢?这里的“君”指皇上,“元只在深宫”是指皇帝还在宫内深居简出,不问政事。这二句反映了当时朝内大臣们只关心自己的权势,而对百姓疾苦漠不关心,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诗人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状况的不满。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冬所作的七言律诗。当时,杜甫因避乱入蜀,住在成都草堂。他在诗中抒发了对家乡的眷恋和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他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动乱的战争,也亲历了唐朝由兴盛到衰落的过程。因此,他的思想比较复杂,既有忧国忧民之心,又有个人遭遇之感。

杜甫通过描绘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仕途的感慨,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关注。他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使读者能够体会到他内心的忧虑和痛苦。同时,他也通过对朝廷政治局势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