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春风无别离,梨花落尽负前期。
虚传龙剑能运匣,不分鸠巢独占枝。
苏北药苗名远志,江南红豆号相思。
韶光物态关人意,况复青灯夜雨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无题”一诗,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赏析。“何处春风无别离”“梨花落尽负前期”,这两句的意思是:哪里的春风吹得人不感伤呢?春天里梨花凋落殆尽了,可还辜负了美好的时光。这两句以“何处春风无别离”起兴,借东风无情、吹落梨花来抒发诗人离别时的惆怅之情。“虚传龙剑能运匣”“不分鸠巢独占枝”这两句的意思是:虚传的神龙宝剑能打开匣子吗?鸠鸟在巢中筑着巢却独占一枝。这两句是诗人用神话传说中的龙和鸠来比喻自己怀才不遇,而小人得志。“苏北药苗名远志,江南红豆号相思”这两句的意思是:江苏北部的药用植物叫远志,江南一带的相思豆又叫红豆。这两句是诗人借用两种植物来比喻自己的思乡之苦。“韶光物态关人意,况复青灯夜雨时”,这两句的意思是:美好的光景与人的心情息息相关,更何况是夜晚灯光暗淡,细雨纷纷的时候。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表达了他思念故乡的痛苦心情。
【答案】
译文:
哪里的春风会没有离别之意?春天里梨花凋落殆尽了,可还辜负了美好的时光。虚传的神龙宝剑会打开匣子吗?鸠鸟在巢中筑着巢却独占一枝。江苏北部的药用植物叫远志,江南一带的相思豆又叫红豆。
注释:①苏北药:即江苏北部地区产的药材,这里指代家乡。②南国红豆:即广东一带出产的红豆,也称为相思豆,这里借指怀念远方的亲人。③韶光:美好的时光。④关:关联、相关。⑤况复:何况还有。⑥夜雨时:夜深人静的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情思的五言绝句。首联“何处春风无别离?梨花落尽负前期”。“何方的春风吹不散离愁别绪?”这句诗问句发问,语气直率,感情真挚,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怀乡之情。“何处春风无别离?”诗人把离愁别绪和春风联系在一起,使离情更浓重。“梨花落尽负前期。”诗人把“梨花”作为“别离”的象征,暗喻自己的身世遭遇,表达诗人对故园生活的眷恋。“虚传龙剑能运匣?不分鸠巢独占枝”。诗人把神龙宝剑比作贤者,说它空有神力却不能为己所用,而那奸邪之徒却独占鳌头;将鸠与巢比作君子与小人、贤者与佞人的关系,说自己虽身处高位却无人赏识,反而被小人所蒙蔽。诗人运用了神话传说中龙和鸠的不同命运,来比喻自己怀才不遇,而小人得志。诗人在这里既感叹自己的遭遇,又对小人专权、贤能之士遭谗被排挤的现实进行抨击。
颔联“苏北药苗名远志,江南红豆号相思”。诗人用两个不同的事物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心态。“苏北药苗”,指的是一种名叫远志的草药,其味辛、平、温,归心经,功能安神益智、润肠通便、祛痰、消积等。“苏北药苗名远志”,暗示诗人此时正处在人生低谷,内心苦闷、焦虑。“相思豆”又称红豆,又名相思子,属豆科植物,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古人常用红豆寄托相思之情。“江南红豆号相思”,诗人以红豆比喻自己的爱情生活,说明自己正在遭受情感上的煎熬。
颈联“韶光物态关人意,况复青灯夜雨时”。“韶光”意为美好的时光,此意指美好的时光与人的心愿相关;“物态”指自然景象的变化;“关人意”则是指自然景象变化与人的心愿相联系。这一句诗人进一步阐述自己的情感,强调自己因思念远方亲人而倍感孤独。“况复青灯夜雨时”则是诗人进一步描绘出自己在孤寂的环境中思念亲人的情感状态。“青灯”,指油灯发出的青色光芒。“夜雨”,指夜晚下着的雨。这句诗通过描写诗人所处的环境,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尾联“无题”。全诗以景起兴,以情收束。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深沉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