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照萧萧怪鸟鸣,飞蓬吹断旅魂惊。
山空不见盘龙气,台古犹存戏马名。
破屋几家频荷锸,冲波三面啮危城。
可怜万顷膏腴地,水落沙平草自生。

【注】

徐州道中:徐州,今江苏徐州市。道中,即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残照:落日的余辉。

怪鸟鸣:指乌鸦。

飞蓬:随风飘荡的草。

戏马台:古迹,在今徐州北门。

频荷锸(cuà):频频挥动铁锹。古代挖井时常用铁锹掘土,这里指挖井取水。

冲波:激流的冲击波。

啮:咬。

膏腴地:肥沃之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徐州时所作。诗人在旅途中触景生情,以萧瑟的晚照和凄厉的乌鸦声衬托自己羁旅的悲凉;又通过描写“山空”、“台古”等自然景物,抒发对历史的沧桑之感;最后以荒废的土地、枯草自生的凄凉景象结束全诗。此诗语言平白如话,却蕴含着深沉的感慨。

译文:

落日的余辉洒满大地,乌鸦惊叫不已。风吹断蓬草,旅魂被惊扰。

空旷的山里没有龙的气息,古老的台基上仍有戏马的痕迹。

几家破败不堪的人家,频繁地挖掘井泉,水涌上来冲垮了三面城墙。

可惜那片沃野良田,如今已成了不毛之地,只有枯草自生。

赏析:

《徐州道中即事》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之一。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春天,李白因受权臣杨贵妃之兄杨国忠的诬陷而被迫离开长安,途中经徐州,作此诗抒怀。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次句写所见之景,第三句由物及人,暗用典故,第四句写当地百姓为生计所迫不得不进行艰苦的劳动,最后两句以景结情,表达诗人对民生凋敝的深深忧虑。此诗语言平白如话,但蕴含着深沉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