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入钱塘路渺茫,西湖秋色正苍苍。
采残杜若人千里,望去蒹葭水一方。
病渴黄庭消伏枕,闭关翠柏可为粮。
青云自古怜同调,彩笔悲君尚芰裳。
寄钱长人讯其多病
天入钱塘路渺茫,西湖秋色正苍苍。
采残杜若人千里,望去蒹葭水一方。
病渴黄庭消伏枕,闭关翠柏可为粮。
青云自古怜同调,彩笔悲君尚芰裳。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云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关切和思念。首联“天入钱塘路渺茫,西湖秋色正苍苍。”通过描绘钱塘江的壮阔景象和秋天的杭州西湖的美景,展现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同时也隐喻了友人身处困境却仍心怀希望的精神状态。
“采残杜若人千里,望去蒹葭水一方。”则进一步描绘了友人身处他乡、孤独无助的景象。这里使用了杜若(即香草)和蒹葭等意象,象征着友人虽身处异地,但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两句“病渴黄庭消伏枕,闭关翠柏可为粮。”则直接点明了友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现状。这里的“黄庭”是指道家养生之术,而“翠柏”则是古人用以制作药物的材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关怀和同情,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在最后两句“青云自古怜同调,彩笔悲君尚芰裳。”中,诗人再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愿。他认为,像自己这样的志同道合之人,应当携手共进,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之情,认为即使身处困境,也不应该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钱塘江的壮丽景象、友人的孤独处境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友谊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友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其美好未来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