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臣何处想遗踪?
湛湛江枫淡更浓。
枝叶可能留岁色,丹青倏已变秋容。
悲缠宋玉招魂句,恨结寒山半夜钟。
闲续遗骚愁不寐,感时怀古意千重。

逐臣何处想遗踪?

湛湛江枫淡更浓。枝叶可能留岁色,丹青倏已变秋容。

悲缠宋玉招魂句,恨结寒山半夜钟。闲续遗骚愁不寐,感时怀古意千重。

【解析】
这首诗以“悲”字为线索贯串全篇,通过“悲”来抒写诗人的悲秋、思乡之情。首联“逐臣何处想遗踪”是说:我这位被贬到南方来的逐臣,到哪里去寻找我的故土呢?“逐臣”指因触忤当道而被贬斥的大臣。“遗踪”即遗留的痕迹。诗人自问自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湛湛江枫淡更浓”是说:湛蓝的天空下,江边的枫叶更加浓烈了。“湛湛”即深湛。“湛湛江枫”,形容江边的景色。“淡”和“浓”相对。这两句写出了秋天的景色,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感情。颔联“悲缠宋玉招魂句”是说:悲伤地缠绕着宋玉在《招魂》中所说的“魂兮归来!哀江南!”这句诗。“宋玉”指战国时期宋玉,他是楚大夫屈原的学生,曾作《大招》之赋。“招魂”是《招魂》篇中的名句。“寒山半夜钟”,指寒山寺的夜钟。寒山寺位于苏州市西北郊的枫桥,因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而闻名遐迩。“寒山”即寒山寺。这里代指苏州。“半夜钟”是佛教寺庙中的一种报时法器。“悲缠宋玉招魂句”一句,既点明了季节背景“秋”字,又暗示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怀。颈联“恨结寒山半夜钟”是说:心中的怨恨像寒山寺的半夜钟声一样,难以解开。“恨结”指心中所积的怨愤无法解开。“寒山半夜钟”,用来形容夜晚的寒冷以及钟声在静寂中回荡的情景,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痛苦。尾联“闲续遗骚愁不寐,感时怀古意千重”是说:在闲暇之余续写《离骚》,因为忧愁而彻夜难眠,感慨时光流逝,怀古之情更加深厚。“遗骚”指的是屈原的《离骚》。“闲续遗骚”,指在闲暇时刻续写屈原的《离骚》。“感时怀古意千重”则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代变迁和怀古之情而感到心绪沉重。尾联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以及对历史的反思。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这首诗以“悲”字为线索贯串全篇,通过“悲”来抒写诗人的悲秋、思乡之情。首先,诗人开篇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逐臣何处想遗踪?”这里的“逐臣”指的是被贬谪的官员,而“遗踪”则是指他们离开后的足迹或痕迹。诗人在询问自己究竟应该去哪里才能找到自己的故土。这个疑问不仅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也体现了他对于故乡深深的思念。接下来,诗人进一步展开了自己的感情:“湛湛江枫淡更浓。”在这里,“湛湛”和“丹青”都是形容江边的景色。湛湛的江水,枫叶的颜色也变得更加浓烈了。这里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秋天的美景,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感情。同时,“淡更浓”这一对比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在颔联中,诗人继续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悲缠宋玉招魂句”一句中,“悲缠”和“招魂”都表示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挣扎。宋玉的《招魂》中有这样的句子:“魂兮归来,哀江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祖国的忧虑。而这里的“缠”字则更加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痛苦。同时,“寒山半夜钟”一句中,“寒山”和“半夜”都是形容夜晚的景象。寒山寺的钟声在夜晚中响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这里的“钟声”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和孤独。

在尾联中,诗人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闲续遗骚愁不寐,感时怀古意千重。”在这里,“遗骚”指的是屈原的《离骚》。屈原的《离骚》是一篇充满激情和悲愤的长诗,诗人在这里选择续写它,显然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抱负。然而,这种情感和抱负并不能得到实现,反而使诗人陷入更深的忧郁之中。这里的“不寐”表明了诗人彻夜难眠的痛苦,而“感时怀古意千重”则反映了诗人对于时代的感慨和对历史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抒情的方式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以“悲”字为主线贯穿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时代的忧思。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