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溪桥俨画图,残黄衰绿满平芜。
泥寒归燕能留否?
露重啼螀近有无。
故国田园荒径没,前朝陵阙野烟孤。
古来兴废皆如此,一笑牛山只自愚。
步出溪桥俨画图,残黄衰绿满平芜。
泥寒归燕能留否?露重啼螿近有无。
故国田园荒径没,前朝陵阙野烟孤。
古来兴废皆如此,一笑牛山只自愚。
注释:
- 步出溪桥俨画图:走出溪桥,好像走进了一幅画中。俨,整齐的样子。画图,比喻景色如画。
- 残黄衰绿满平芜:残败的黄色和枯萎的绿色布满了平坦的原野。残黄,指秋天的落叶。衰绿,指冬天枯黄的草木。平芜,指平坦的原野。
- 泥寒归燕能留否?:寒冷的泥土是否能够留住归来的燕子呢?归燕,指返回故乡的燕子。
- 露重啼螀(jiǎn)近有无:露水很重,蝉儿不停地鸣叫,但它们的声音是高是低、是远是近又难以分辨。啼螿,指蝉。
- 故国田园荒径没,前朝陵阙野烟孤:故国,指曾经的国家,过去的家园。田园,泛指乡村田野。荒径,指荒芜的道路,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 古来兴废皆如此:自古以来,兴亡更迭都是如此。兴废,指国家的兴盛和衰败。皆如此,都像这样,强调普遍性。
- 一笑牛山只自愚:一笑牛山,用春秋时期齐国大臣晏婴在牛山哭泣的故事来说明自己虽然有才华却无法得到重用。牛山,位于山东临淄县境内,晏婴曾在此哭过。只自愚,只因为自己太愚昧无知而感到可笑。
赏析:
这首诗是吴允兆创作的和诗。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无常的感慨。首联“步出溪桥俨画图,残黄衰绿满平芜”以溪桥为画面,描绘了秋日原野的凄凉景象。颔联“泥寒归燕能留否?露重啼螀近有无”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情景,通过归燕和蝉的鸣叫,传达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忧虑。颈联“故国田园荒径没,前朝陵阙野烟孤”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叹,国家虽然经历了兴衰变换,但历史的痕迹依然存在。尾联“古来兴废皆如此,一笑牛山只自愚”则是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总结,他以古人晏婴为例,嘲笑自己虽然有才华却无法得到重用,表达了一种自嘲和无奈的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含蓄,意境深远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