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卷幽窗秋气高,无端心绪折残蒿。
徒伤飒飒摇书带,宁复霏霏乱客袍。
好制薜萝招隐士,欲芟荒秽续离骚。
茅斋寄在层岩畔,木落空山猿夜号。
掩卷幽窗秋气高,无端心绪折残蒿。
注释:打开书卷,在幽静的窗户旁,秋天的气息显得特别高远和清冽。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不由自主地折断了身边的几株枯黄的蒿草。
徒伤飒飒摇书带,宁复霏霏乱客袍。
注释:徒然感叹风声飒飒地摇曳着我的书带,又怎能掩盖住纷乱如霏的衣袖?这里用“飒飒”形容风声,用“霏霏”形容雨丝,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与无奈。
好制薜萝招隐士,欲芟荒秽续离骚。
注释:我希望能够像制作薜萝那样隐居山林,去寻访那些隐居的贤士;同时也想清除这荒芜之地,让它恢复以往的生机,以延续屈原《离骚》中的济世情怀。这里的“薜萝”是古代隐士所居的茅草屋,“荒秽”则指荒芜的土地,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想要隐居并改变现状的愿望。
茅斋寄在层岩畔,木落空山猿夜号。
注释:我的茅草小屋寄居于层叠的山岩之畔。深秋时节,林木凋零,山谷中传来猿猴凄厉的叫声。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孤独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隐居成都草堂时所作,反映了他晚年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境界。诗中通过描绘秋日的风景、心情的变化以及隐居生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的现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