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他乡滞客星,秋深野蔓匝虚庭。
悲风卷箨征衣薄,寒雨鸣条旅梦醒。
秀色正宜迷晓蝶,枯茎何意化流萤。
物华代谢光阴速,帘外蛩声不忍听。
岁岁他乡滞客星,秋深野蔓匝虚庭。
悲风卷箨征衣薄,寒雨鸣条旅梦醒。
译文:
年复一年,我如同他乡的一颗客星,漂泊在这秋天的田野上。随着秋风的萧瑟,落叶飘零,庭院中草木丛生。我披着薄薄的征衣,感受着秋寒的气息,心中充满了忧郁与寂寥。
在这片凄凉的土地上,我听着细雨打在树叶上的清脆声音,仿佛是远方亲人的呼唤,让我从深深的梦中醒来。我看着那些枯萎的枝条,它们在风雨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
秀色正宜迷晓蝶,枯茎何意化流萤。
物华代谢光阴速,帘外蛩声不忍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季的旅途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寂寞。首两句“岁岁他乡滞客星,秋深野蔓匝虚庭”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每年秋天都像一颗流浪的星星一样,漂泊在他乡,而秋天的田野又显得空旷无人。这两句诗既点出了时间(每年的秋天),也揭示了空间(荒凉的田野),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悲风卷箨征衣薄,寒雨鸣条旅梦醒”则通过秋风、寒雨以及旅途中的惊醒,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
接下来的三句,“秀色正宜迷晓蝶,枯茎何意化流萤”,则转向自然景象,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美丽与哀愁。晓蝶和流萤都是秋天的象征,而诗人看到的却是枯萎的树枝和凋零的花朵,这与他心中的美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他的孤独更加突出。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两句“物华代谢光阴速,帘外蛩声不忍听”,则是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的“物华代谢”意味着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更替变化,而“光阴速”则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在这样的背景下,听到窗外的蟋蟀声,诗人的内心更是难以平静。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恐惧和无奈,也反映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过去的留恋。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秋季的旅途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寂寞,以及他对自然和生命的独特感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