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后回桡冲宿鹭,竹间门掩曲房深。
风清石枕欹寒玉,月浸藤床睡碎金。
太乙莲舟空外度,庄生蝴蝶梦中寻。
明朝愿僦湖边屋,长筑糟邱傍竹林。
这首诗是乙卯年闰中秋,作者与林愚庵、钟柱明、族兄玉宇在袁伯益的江上园亭泛舟弄月之后醉后留宿时所作。诗中描写了作者在月光下饮酒作乐的情景,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句“醉后回桡冲宿鹭”,描绘了作者醉后的悠然自得,他乘着船桨轻轻摇曳,仿佛冲刷着栖息在芦苇丛中的宿鹭。这里的“宿鹭”象征着作者对生活的淡然和超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敬畏。
“竹间门掩曲房深”,描述了作者所居住的地方。竹子之间掩映着曲折的房屋,显得十分幽静。这里的“曲房”暗示了生活的美好,而“竹间”则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让人感到舒适和宁静。
第三句“风清石枕欹寒玉,月浸藤床睡碎金”,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生活场景。风清月明,石枕欹斜,月光洒在藤床上,使整个房间都变得明亮起来。这里通过描绘月光下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第四句“太乙莲舟空外度,庄生蝴蝶梦中寻”,则是作者对于人生的一种思考。太乙莲舟代表着作者的精神追求,他在梦中寻找庄子所说的蝴蝶,寓意着他对人生的迷茫和探索。
最后两句“明朝愿僦湖边屋,长筑糟邱傍竹林”,则是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他希望有一天能够拥有一座湖边的小屋,可以在竹林旁边酿酒,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里的“糟丘”是一种酿酒的方式,而“竹林”则代表了大自然的美,象征着宁静和和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同时,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