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奏商声咽竹枝,年来赤地转堪悲。
欲翻银汉吹为雨,直恐沧溟浅作池。
忧国有心空抚剑,谋生无计耻攒眉。
疏狂更好耽狂药,一任旁人笑接䍠。
【注释】
丙辰: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九月九日,为重阳节。石林:周石林,即周必大,字子充,号石林,宋代文学家,诗人。张五若:名无考。李伯修:即李焘,字伯纪,宋人。将军:指李焘曾任的荆鄂总制使。署中:在李焘的官署里。苦旱:天旱。竹枝:曲调名。商声:商音。咽:低抑。转堪悲:更值得悲叹。银汉:银河。吹:吹奏乐器。为雨:降雨。沧溟:大海。作池:变成池塘。忧国:忧虑国家。空抚剑:徒然抚起宝剑。“空”同“徒”。谋生:谋求生存之道。无计:没有计谋。“耻”通“岂”,哪里。“攒眉”:皱眉,形容忧愁的样子。“疏狂”:放纵不羁。“耽”(dān)狂药:指饮酒。接䍠:把酒递给别人。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淳熙三年(1176)秋,与友人周石林、张五若、李伯修等在李焘任荆鄂总制使的官署中重阳节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
首联写重阳时节,诗人看到满目疮痍,不禁感慨万分,遂赋诗抒怀。颔联以“苦旱”为背景,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颈联抒发自己的抱负与无奈,表达了一种壮志未酬的感慨。尾联则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乐观态度和豁达胸襟。全诗意境高远,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