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花底奏瑶琴,横笛那吹折柳音。
戏彩正当迎养日,据鞍偏动壮游心。
十年怀抱荆山玉,一顾风云郭隗金。
我亦御堤曾跃马,春明回首暮烟深。
【注释】
朝朝:每日。奏瑶琴,指弹琴。横笛那吹折柳音:指听曲时被《折杨柳》的曲调所感染。戏彩:古代称皇帝给大臣赐以彩色丝织品为“戏彩”。应选:应试。养日:养亲的日子。据鞍偏动壮游心:意思是说,虽然自己已经年迈,但看到别人骑马出行,心中依然充满豪情。荆山玉:即“荆玉”,用来形容人才。郭隗金:比喻贤才。御堤:御河堤防。跃马:骑马奔驰。暮烟深:黄昏时烟幕迷蒙,天色已晚。
【译文】
每天在花下弹奏着瑶琴,听到一曲《折杨柳》便被感动。
正逢父母双亲的生日,骑马去郊外游玩,心情豪迈。
十年前抱着一颗荆山宝玉进京应试,得到皇上的赏识,现在一瞥之间就能发现贤才。
我曾经在御河堤上骑马奔驰,如今回到京城,看着烟雾弥漫的天空,感慨万千。
【赏析】
《送周太翁北上应选二首》,是唐肃宗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诗人杜甫与他的族叔、时任监察御史的周至人一起出使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军中作诗赠别,并送其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的两首七律诗。此诗写于诗人离开长安之后,当时诗人正羁旅他乡。
前四句是第一首的第一联和第二联,后两句是第四首的第一联和第二联。
“朝朝花底奏瑶琴,横笛那吹折柳音。”
天天在百花盛开的地方,弹奏着美丽的瑶琴,听一曲优美的乐声,不禁想起当年送别的情景;听到《折杨柳》的曲调,不禁想到自己当年离家的情景。
“戏彩正当迎养日,据鞍偏动壮游心。”
在父母双亲生日这天,骑马到郊外游览,心情很愉快;看到别的孩子骑马游玩,心中也感到高兴。诗人用“戏彩”二字,写出了当时的气氛;“据鞍”二字,写出了出游的情况。
“十年怀抱荆山玉,一顾风云郭隗金。”“荆山玉”比喻贤才;“郭隗金”比喻贤德。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赞美了贤才。
“我亦御堤曾跃马,春明回首暮烟深。”
我自己曾在御河的堤岸上,骑马奔驰,如今回望春明门一带,只见暮霭沉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周至人的祝贺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