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半掩有馀闲,至日何须更闭关。
曝背自怜心尚赤,问年空叹鬓全斑。
九天阊阖瞻新主,六载烟霞恋旧山。
闻道盈虚同节序,功成曾见几人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下面是诗句的逐句解释、译文、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
- 「庚申至日」:指的是诗作完成的时间,庚申日为一个特定的日期。
- 「柴门半掩有馀闲」:描述了诗人家门口的景色,柴门半开,显得悠闲自在。
- 「至日何须更闭关」:表达了诗人对于是否应该关闭门户的疑问,暗示着对外界变化的担忧或对未知的恐惧。
- 「曝背自怜心尚赤」:形容诗人晒背的场景,同时也表达出对自己赤子之心的自豪感。
- 「问年空叹鬓全斑」:诗人感慨时光流逝,感叹自己的白发已满头,岁月无情。
- 「九天阊阖瞻新主」:指诗人仰望天空,期待新的君主降临,象征着希望和期待。
- 「六载烟霞恋旧山」:回顾自己在过去六年中的生活,沉浸在自然美景之中。
- 「闻道盈虚同节序,功成曾见几人还」:通过听闻世间事物如四季变换一样循环往复的道理,以及历史上功成名就的人很少能再次出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译文:
在庚申这一天,诗人完成了诗歌的创作。家门半掩,我悠然自得。到了这一天(即创作完成的这一天),我何必还要关闭门户呢?晒晒太阳,我也感到自己内心依然红润。然而,当我想到岁月已经流逝,我的白发已满头时,我感到十分悲哀。抬头看天,我仰望着新的君主,心中充满期待。回顾过去六年的时光,我深深地沉浸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之中。我听说,万事万物都像四季轮回一样有规律地交替变化,当一个人取得成功时,他可能很难再见到其他人也取得如此成就。
关键词注释:
- 「庚申至日」:指农历日期庚申日。
- 「柴门半掩」:描述诗人家门前的状态。
- 「至日何须更闭关」:询问是否需要关闭门户。
- 「曝背」:晒背。
- 「心尚赤」:内心仍然保持着纯真。
- 「九天阊阖」:天空中的星门,象征新的统治者即将到访。
- 「六载烟霞」:回顾过去六年的时光。
- 「盈虚」:这里指事物的盛衰变化。
- 「节序」:时节更替。
- 「功成」:成功。
- 「曾见几人还」:很少有人能够再次成功。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刘禹锡对人生、政治和自然的深刻感悟。首句点明了时间,随后通过描写日常生活情景引出对个人情感与时代变迁的思考。最后两句则从宏观的角度审视历史与现实,反映了他对世事无常的认识和哲理性的总结。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内涵丰富,既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