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日月在壶中,佳气东南自郁葱。
谁向香山夸白傅?
还如洛社有温公。
九重梦卜虚前席,一代冠裳拜下风。
闲卷丝纶到溪畔,儿童争识钓璜翁。
诗词原文
寿曾见虞座师二首·其一
迟迟日月在壶中,佳气东南自郁葱。
谁向香山夸白傅?还如洛社有温公。
九重梦卜虚前席,一代冠裳拜下风。
闲卷丝纶到溪畔,儿童争识钓璜翁。
诗词译文
- 国步艰难倚老臣:国家正面临艰难时期,我作为一个老臣,依靠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智慧来支撑国家。
- 翩翩鹤发待蒲轮:我的白发如同鹤一般飘逸,等待皇帝的御用车辆(象征恩宠)来接我入朝。
- 由来仁寿关元气:自古以来,国家的繁荣昌盛与仁者的德行息息相关,仁者的品质是国之元气。
- 齿德同推天下父:我的品德和智慧被广泛认可,如同天下的父亲一样受人尊敬。
- 安危长系洞中身:国家的安危往往牵动着我的内心,我总是担心国家的安危。
- 欲传衣钵还能否:是否有机会将所学传授给他人,让我深感忧虑。
- 曾是门前立雪人: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在门前等候,就像古代的贤人那样,只为能得到一次教诲的机会。
赏析
《寿曾见虞座师二首·其一》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邓云霄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开篇“国步艰难倚老臣”立即点明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国家正经历困难,作者作为一名老臣,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随后通过“翩翩鹤发待蒲轮”描绘了作者期待得到朝廷重用的心境。
诗中的“由来仁寿关元气”强调了个人品德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表明邓云霄认为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道德修养深厚的人。“齿德同推天下父”进一步展示了作者认为自己应享有的高度赞誉,并体现了其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政治责任感。
最后两句“安危长系洞中身”和“欲传衣钵还能否”,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传承知识和经验的渴望以及对自己可能无法传承知识的无奈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是对国家未来的一种担忧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