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步艰难倚老臣,翩翩鹤发待蒲轮。
由来仁寿关元气,不藉仙方养谷神。
齿德同推天下父,安危长系洞中身。
欲传衣钵还能否,曾是门前立雪人。
诗词原文:
国步艰难倚老臣,翩翩鹤发待蒲轮。
由来仁寿关元气,不藉仙方养谷神。
齿德同推天下父,安危长系洞中身。
欲传衣钵还能否,曾是门前立雪人。
赏析:
这首诗是邓云霄的《寿曾见虞座师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部分,诗中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教诲和影响的感激之情。首句“国步艰难倚老臣”,表达了国家的困难和诗人的处境,而“翩翩鹤发待蒲轮”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有贤能之才辅佐国家,希望老师能像古代的智者一样,在乱世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接下来的句子“由来仁寿关元气,不藉仙方养谷神。”强调了老师的道德修养和智慧,他的品德和智慧如同天地间的正气一般深厚,无需借助神仙的方术就能养育人民。这里的“仁寿”一词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者,如孔子、老子等,他们都是道德高尚、智慧非凡的人物。
“齿德同推天下父,安危长系洞中身。”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老师的伟大,他的德行和智慧被人们推崇为楷模,他的生活安危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这里“齿德”可能指的是年长者的德行,“危安”则指国家的安危。
最后一句“欲传衣钵还能否,曾是门前立雪人。”表达了诗人对于传承老师教诲的愿望,但他也感到有些无奈,因为老师已经不在人世,无法亲自传授衣钵给他。这句话中的“门前立雪”是一个典故,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和游酢向程颐请教问题,程颐告诫他们不要在门外停留太久,以免耽误时间。然而,当杨时和游酢为了一个疑难问题在门外徘徊多时时,程颐却出来叫住了他们。杨时对此深感惭愧,于是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成为了一种崇高的师风。
这首诗通过赞美老师的德行和智慧,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传承和发扬老师教诲的愿望和无奈。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