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宵飞雪暗寒天,三尺遗孤傍膝前。
画荻自怜灰有泪,拥炉空叹夜如年。
孀闺字迹龙蛇动,相国文章日月悬。
谁道高风杳难继?
枫桥人物似螺川。

下面是对《赋得寒灰画荻颂吴门姚太史节母》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中宵飞雪暗寒天:夜深时分,天空中飘洒着纷纷扬扬的飞雪。这里的“飞雪”形容了雪花纷飞的景象,给人一种寒冷而宁静的感觉。同时,“暗寒天”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寒冷和寂静。

  2. 三尺遗孤傍膝前:描述了一个年幼的孩子(可能是遗孤),他(她)紧靠着诗人的膝盖。这里的“遗孤”可能指的是孤儿,表达了对孩子的同情和关怀。

  3. 画荻自怜灰有泪:用画荻来比喻孩子的画作,虽然只是简单的几笔,但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诗人因为孩子的作品而感到心疼,泪水不禁流下。这里的“画荻”既指画画的动作,也象征着孩子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美的追求。

  4. 拥炉空叹夜如年:诗人抱着火炉,感叹夜晚如此漫长。这里的“拥炉”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度过夜晚的场景,而“空叹夜如年”则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5. 孀闺字迹龙蛇动:寡妇家中的字迹仿佛有龙蛇般生动,这可能是因为寡妇在家独居,心思细腻,所以字迹显得格外动人。这里的“孀闺”指的是寡妇的居所,“龙蛇动”则形容字迹生动有力,仿佛有生命一般。

  6. 相国文章日月悬:比喻姚太史的文章如同太阳和月亮一样高悬于世。这里的“相国”指的是古代的官员或学者,而“文章”则代表了他们的学识和才华。通过将文章比作日月,赞美了姚太史的学问与成就。

  7. 谁道高风杳难继:问世间谁人能继承这份高洁的风范?这里的“高风”指的是高尚的品德和风范,而“杳难继”则表达了这种品质和风范难以被后人继承的意思。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传承的思考,以及对优秀品质的珍视。

  8. 枫桥人物似螺川:比喻姚太史的人格与枫桥(苏州名胜古迹之一)的人物相似,都像螺川一样质朴无华。这里的“枫桥人物”指的是当地的人物,而“似螺川”则形容他们朴实无华的性格特点。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姚太史人品的赞赏。

  9.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姚太史节母的颂扬,展现了其高尚的品格和对后人的启迪作用。诗人通过对姚太史节母的描述,表达了对其无私奉献和高尚品德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情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