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时情日向新,况兼戎马起边尘。
迂疏懒挟齐门瑟,偃蹇空嗟汉代薪。
七尺尚存饶侠骨,百年有尽岂谋身。
君看跃冶翩翩者,得似淮阳卧治人。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与思想情感,以及重点字词的解释。注意结合注释理解诗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1)
首联:“世局时情日向新”,意思是说时局形势一天比一天更新;“况兼戎马起边尘”,是说何况还有战争的烽烟从边境升起;“迂疏懒挟齐门瑟”,说的是作者自比齐人高渐离,但因为自己“迁疏”,所以不能像高渐离那样击筑发奋,抒发壮志豪情;“偃蹇空嗟汉代薪”,指的是作者自比汉高祖刘邦,但因为自己“偃蹇”,所以不能像刘邦那样运筹帷幄、成就大业。
(2)
颔联:“七尺尚存饶侠骨,百年有尽岂谋身”,意思是说即使年已七旬,仍然怀有侠士的豪情壮志;即使百年之后,也不应该仅仅考虑个人利益。
(3)
颈联:“君看跃冶翩翩者,得似淮阳卧治人”,意思是说应该像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报仇雪恨。
(4)
尾联:全诗以“犹龙”作结,表明诗人虽已老迈却依然雄心不减,意气风发,并希望后辈们不要学曹操、司马懿等权臣,而要学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精神。
【答案】
译文见参考答案。
赏析:这首诗写于元代末年,当时国家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作者感慨时局的变化和自己的命运,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联“世局时情日向新”,意思是说时局形势一天比一天更新。这里“世局时情”四字,概括了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受。“况兼戎马起边尘”,则是具体指出这种变化发生在边疆战事频繁的背景下,进一步强调了时代的紧迫性和危机感。这一联通过对比“世局”和“戎马”这两个概念,突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颔联“迂疏懒挟齐门瑟,偃蹇空嗟汉代薪”,意思是说自己因循守旧,疏懒无能,就像齐高渐离一样,无法像刘邦那样运筹帷幄,成就一番大业。这里通过自比历史人物,既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自嘲,也透露出对自己才能的失望和自我评价的低落。这一联虽然看似是在自贬,但实际上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己才能的自信以及对现实困境的不甘。
颈联“七尺尚存饶侠骨,百年有尽岂谋身”,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已经年近古稀,但依然怀有侠士的豪情壮志;即使百年之后,也不应该仅仅考虑个人利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也体现了他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深刻认识。
尾联“君看跃冶翩翩者,得似淮阳卧治人”,则是说应该像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报仇雪恨。这里的“跃冶翩翩者”指的是英勇善战的将士们,而“淮阳卧治人”则是指善于谋略的智者或隐逸高人。这一联通过比喻,将越王勾践的事迹与自己的理想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和对于实现理想的信心。
整首诗虽然只有八句,但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诗人通过对时局变化的描绘、对自身命运的反思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展现了自己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同时,诗中也不乏对英雄豪杰的赞誉和对智谋之士的推崇,显示出诗人对于正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于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