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衣变尽岁仍除,京洛风尘感慨馀。
三士功名今若此,千秋词赋定何如。
于时自乏纵横策,忧国难陈痛哭书。
明发乘春上中岳,三花树底问仙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它描绘了作者在洛阳除夕之夜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功名无望的感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首先看第一句“素衣变尽岁仍除”,这里的“素衣”指的是白色的衣服,象征着纯洁和清雅。而“变尽”则表示这种纯洁已经无法维持了。这句话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以及生命的易逝。

接下来是“京洛风尘感慨馀”,这里的“京洛”指的是古都洛阳,而“风尘”则代表了战乱和动荡。作者在这里感叹战争带来的创伤和对和平的渴望。

第三句“三士功名今若此”,这里的“三士”指的是杜甫自己和他的三位好友,他们在唐朝末年曾经有一番作为,但现在都已经失去了功名。这句话表达了对于过去辉煌不再的无奈和哀伤。

第四句“千秋词赋定何如”,这是对历史的评价。杜甫认为,即使他们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但历史最终会证明他们的功绩是否真正值得。这是一种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最后一句“于时自乏纵横策,忧国难陈痛哭书”,这里的“纵横策”是指纵横家的策略,而“痛哭书”则是指悲愤的言辞。这句话表达了杜甫对自己才能的失望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整首诗以除夕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功名无望的感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杜甫对历史的评价和个人才能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