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远池荒尚有亭,山翁去后竟沉冥。
江光不改鸭头绿,树影长浮竹叶青。
往日儿童歌客醉,近来时俗忌人醒。
君看举世醺如梦,岂独高阳是酒星。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的注释是:
1.习家池:指唐人李涉所撰《习家池》诗中的“习家池”.
2.亭:即池上的亭子.
3.山翁:作者自称,以比隐者陶渊明,或泛指隐士.
4.沉冥:谓隐居深山或不问世事.
5.江光:江水波光.
6.树影:指池边的树木影子.
7.客醉:指客人醉酒.
8.高阳:即东汉末年名将许汜,曾与曹操同为陈留太守.此处指曹操.
9.时俗:指世俗的风气.
10.醒:清醒.
11.醺如梦:意谓沉醉于酒中,如同梦境一样虚幻.
12.岂独:难道只是;只.
【答案】
①世远池荒尚有亭,山翁去后竟沉冥:世事遥远,池边荒凉,但还有一座亭子存在,自从山公(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后,这里就变得寂静无人了。②江光不改鸭头绿,树影长浮竹叶青:江边的水色不变,就像鸭子的羽毛一样洁白,树影在水面上漂浮,犹如竹叶一样的绿色.③往日儿童歌客醉,近来时俗忌人醒:往昔孩子们唱着歌来欢迎客人,今天却厌恶酒,认为它让人发醉。④君看举世醺如梦,岂独高阳是酒星:你看现在世人都沉醉在酒之中,就像做梦一般,哪里只是高阳才像酒神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一首诗开头两句说:世道久远,池边荒芜,还有那座亭子;自从山公(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后,这里就变得寂然无人了。诗人通过描绘一个荒废了的池子和山公辞官后的宁静生活,来抒发自己对现实社会和官场生活的不满及厌倦之心,同时也表明了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志向。
第二首诗开头两句说:江水依然映照着那碧绿的水色,树影在水面上飘浮不定。诗人通过写景物之静谧,暗喻出自己的清高和超脱尘寰的心境。
第三首诗开头两句说:往昔孩童们欢歌迎客,如今世俗厌恶饮酒。诗人通过对比,感叹世俗的变化和人心的堕落,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不满。
第四首诗开头两句说:你看现在世人全都沉醉如梦,哪里只是高阳才是酒神呢?诗人以反问的方式,批评了当时社会对美酒的迷恋及其带来的后果–人们沉迷于酒色之中,失去了自我,丧失了人生的意义,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