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宜人独桂林,依然炎赫欲流金。
催科暗洒疮痍泪,祷雨愁听鼓角音。
九万抟风堪扇暑,三千击水即为霖。
逍遥楼上重回首,此日图南意转深。
桂郡(今广西桂林)逍遥楼,和谢在杭司长时苦旱炎甚。
谁道宜人独桂林,依然炎赫欲流金。
催科暗洒疮痍泪,祷雨愁听鼓角音。
九万抟风堪扇暑,三千击水即为霖。
逍遥楼上重回首,此日图南意转深。
注释:
桂郡:指广西桂林。逍遥楼:位于广西桂林的一座名胜古迹。谢在杭司长:即指南宋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音乐家等多才多艺的谢翱。
谁道宜人独桂林,依然炎赫欲流金:谁说只有桂林是宜人的,这里仍然炎热如火,仿佛连金子都要熔化了。
催科:催收赋税。暗洒:默默地洒下。疮痍:创伤,比喻战乱带来的破坏。
祷雨:祈祷雨水降临。愁听:忧虑地听着。鼓角:古代军队用的信号乐器,这里比喻战争的声音。
九万抟风:形容强劲的风力。堪:能够。扇暑:驱赶酷热。
三千击水:形容波涛汹涌。即为霖:就可以变成雨水。
逍遥楼上重回首:在逍遥楼上重又回顾。图南:泛指南方。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音乐家等多才多艺的谢翱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全诗通过对桂林逍遥楼的景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首联“谁道宜人独桂林,依然炎赫欲流金。”诗人通过对比手法,首先提出了疑问:“谁说只有桂林是宜人的?”接着,诗人以“依然炎赫欲流金”来形容桂林的炎热程度,仿佛连金子都要熔化了。这种夸张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第二联“催科暗洒疮痍泪,祷雨愁听鼓角音。”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桂林的荒凉景象。催科暗洒:暗示了战乱带来的破坏。鼓角音:代表着战争的声音。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带来的创伤和苦难的忧虑和悲伤之情。
第三联“九万抟风堪扇暑,三千击水即为霖。”诗人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观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九万抟风:形容强劲的风力。三千击水:形容波涛汹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叹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繁荣的祝愿和期盼。
第四联“逍遥楼上重回首,此日图南意转深。”诗人最后回到了逍遥楼上,重又回顾起自己曾经追求理想和目标的经历。图南:泛指南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尊重。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豪迈气概的爱国诗作。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想感情,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于未来的憧憬和信心。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优秀的艺术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