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水秦关隔几重,闲云一片似孤踪。
往时对酒怜弹铗,此日烹鱼更系龙。
石激江声喧急雨,月移杯影落群峰。
预愁后会悲前事,痛饮宜听晓寺钟。
中元节之夜,我邀请守道曾年丈来系龙洲泛月。
粤水秦关隔了几重?一片闲云似孤魂。
往时对酒怜弹铗,此日烹鱼更系龙。
石激江声喧急雨,月移杯影落群峰。
预愁后会悲前事,痛饮宜听晓寺钟。
注释:
- 中元节:中国的传统节日,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
- 招:邀请。
- 系龙洲:地名,可能是作者的故乡或游历之地。
- 粤水:指珠江水,粤为广东的古称。
- 秦关:指秦岭关隘,古代南北交通要冲。
- 几重:多重。
- 孤踪:孤独的身影,比喻自己或他人。
- 弹铗(jié):战国时,赵国人朱亥(孟尝君的门客)喜欢佩剑,每当饮酒之时,常发出感慨之声。
- 烹鱼:煮鱼。
- 系龙:悬挂在水上的龙形装饰品。
- 石激:水声。
- 喧急雨:雨声大而急促。
- 移:移动。
- 群峰:山的高峰。
- 预愁:预先感到忧愁、担忧。
- 后会:将来的聚会。
- 悲前事:因往事感到悲伤。
- 痛饮:痛痛快快地饮酒。
- 宜听:应该听。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中元节之夜与友人相聚的诗作。诗人邀请守道曾年丈来系龙洲泛月,展现了他们之间浓厚的友谊和相互欣赏的心情。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欢聚变得难以实现,让人不禁感到忧伤和惋惜。
首联“中元节之夜,我邀请守道曾年丈来系龙洲泛月”描述了中元节之夜的温馨情景。诗人邀请了好友守道曾年丈一起赏月、泛舟。这里的“系龙洲”可能是诗人的故乡或游历之地,象征着一种亲切和怀旧的情感。
颔联“粤水秦关隔几重?一片闲云似孤踪”则通过描绘粤水秦关之间的阻隔,以及那片飘荡的孤云,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渴望。诗人用“一片闲云似孤踪”来形容自己或他人,既形象又生动,让人感受到那份孤独和无奈。
颈联“往时对酒怜弹铗,此日烹鱼更系龙”则回忆了过去与朋友共饮、共赏的情景。诗人感叹时光荏苒,昔日的美好时光已经无法重现,只能通过烹饪鱼来寄托怀念之情。这里的“烹鱼更系龙”寓意着友情的延续和深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尾联“石激江声喧急雨,月移杯影落群峰”进一步描绘了中元节之夜的自然美景。诗人听到江水激石的声音和大雨的喧哗,看到月亮在水中的影子摇曳不定,这些景象都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互映照,更加突出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一句“预愁后会悲前事,痛饮宜听晓寺钟”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担忧和对过去的哀伤。他认为,由于未来不可预见,所以应该痛痛快快地饮酒,聆听晨钟暮鼓,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中元节之夜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过去的哀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