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兵已报破安庄,蠢尔交夷敢跳梁。
飞将忽腾天上阵,长缨终击日南王。
令传玉帐惊鱼鸟,月照辕门缚犬羊。
好向武陵求笛谱,伏波遗迹未全荒。

【注释】

黔:今贵州一带。安庄:在今湖南靖县境。蠢尔:指蛮横的样子。跳梁:形容猖狂地活动,也作“跳踉”。长缨:长绳,比喻用大兵。玉帐:古代天子的营帐。鱼鸟惊起:指传令急报。缚犬羊:即束犬羊,指收服交趾。武陵:古地名。《后汉书·马援列传》:援少时游于都市,及长结客士为剧马,因家于五都,遂以武陵人称。笛谱:相传是诸葛亮所造,故亦名《诸葛琴》。伏波:马援之号。

【译文】

贵州军队已告捷攻破交趾,那蠢蠢欲动的交夷竟敢猖狂。

飞将军忽腾空而起在天上布阵,长缨终将击倒日南王。

紧急军令传到天子营中鱼鸟惊起,月光下辕门之下捆绑着交趾牛羊。

好向武陵求得那支笛谱,伏波的遗迹还远未全荒。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马援征交趾胜利的颂扬。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战争的结果:“黔兵已报破安庄”,意思是说,贵州的军队已经把安庄攻克了;“蠢尔交夷敢跳梁”的意思是说,那个凶悍的交郡(今越南北部)蛮族竟然敢于猖狂起来,这是对敌人嚣张气焰的强烈谴责。

颔联是写战争的经过和结果:飞将马援突然腾空而起,在战场上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长缨终击日南王”则是赞扬了马援在战斗中英勇顽强的斗志。

颈联是写战前紧张的气氛和战斗的胜利:“令传玉帐惊鱼鸟,月照辕门缚犬羊”,意思是说,战书传来,连鱼和鸟都感到惊慌失措,而敌人已被我们牢牢地制服了。这一联是诗人对马援指挥有方、战无不胜的赞美。

尾联是写战后的情景:“好向武陵求笛谱,伏波遗迹未全荒”。意思是说,今后我们要到武陵去寻找这支笛谱,让马援的遗迹永远不致荒芜。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咏马援的故事来歌颂马援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诗人通过对马援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