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城明月满南楼,去岁今宵忆旧游。
酒泛边风霜入袖,歌弹龙剑气横秋。
浮生聚散孤鸿影,往事凄凉一叶舟。
试问渭城堤畔柳,阳关唱后几人留?

诗句原文:

秦城明月满南楼,去岁今宵忆旧游。

酒泛边风霜入袖,歌弹龙剑气横秋。

浮生聚散孤鸿影,往事凄凉一叶舟。

试问渭城堤畔柳,阳关唱后几人留?

注释解释:

  • 秦城明月满南楼:描述中秋之夜,在秦城楼上看到皎洁的明月洒满整个南楼,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 去岁今宵忆旧游:“去岁”指的是过去的一年,“今宵”则是指当前的中秋节夜晚,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表达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 酒泛边风霜入袖:这里的“边风”可能指的是海边吹来的微风,带着凉意和海的味道;“霜入袖”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感受到的寒冷。
  • 歌弹龙剑气横秋:龙剑在这里可能是一种比喻,象征着诗人的英勇或者某种高尚的精神品质;“气横秋”则传达出一种豪迈或悲壮的情感,秋天的气息中夹杂着歌声和剑气的回响。
  • 浮生聚散孤鸿影:这里的“浮生”可能指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聚散”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聚散离合;“孤鸿影”则用来形容诗人孤独的身影,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 往事凄凉一叶舟:这里的“凄凉”表达了过去时光的哀愁和失落;“一叶舟”则象征着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如同一只在水上飘荡的小船。
  • 试问渭城堤畔柳:渭城可能是一个地名或古称,堤畔的柳树则代表着一种离别之情或怀旧的情绪。
  • 阳关唱后几人留:阳关是古代著名的关口,常被用来代表离别;“唱后”可能意味着告别的场景;“几人留”则询问离别后的友人是否能留下共度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云霄创作的《浔江中秋八首》中的第八首。整首诗以中秋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沉思。从“秦城明月满南楼”开始,诗人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明亮的月光之下,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接着,“去岁今宵忆旧游”两句更是直接点明了主题,即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怀念不仅体现在诗人个人的情感上,更扩展到了对过去生活的无限留恋。

接下来的几段文字进一步丰富了这一主题。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酒泛边风霜入袖”、“歌弹龙剑气横秋”等,不仅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也展示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这些描述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情感的投射,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诗的结尾“试问渭城堤畔柳,阳关唱后几人留?”以一种反问的方式,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在这样美好的节日里,人们是否能够像古人那样,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连接,让这份思念得以延续。这种设问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友情和离别等主题的深入思考。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文笔,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索,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