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郊坰村自孤,闲依水竹敞清都。
客来荒径同鸣玉,月到寒塘正弄珠。
碧海仙踪天外远,黄粱尘梦醉中无。
连床睡熟凭谁唤?
只许横江独鹤呼。
仲夏十八日彭贞元李尔明载酒镜园玩月留宿邻仙楼次贞元韵
【注释】
仲夏:夏季。
十八日:具体日期不详。
彭贞元:作者的朋友。
李尔明:作者的朋友。
载酒:带着酒。
镜园:作者的居所。
玩月:赏月。
留宿:住宿。
邻仙楼:作者的居所旁的小楼。
次贞元韵:应和彭贞元的诗韵。
【译文】
仲夏十八日,彭贞元、李尔明载酒到镜子园游玩赏月,并在那里过夜。他们住在靠近邻仙楼的地方。
客人来访时,我们在荒径中一同欣赏玉声,月亮映照在寒冷的塘水中,宛如珍珠在水中跳跃。
碧海仙踪天外远,黄粱尘梦醉中无。
连床睡熟凭谁唤?
只许横江独鹤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夏天的某个日子,与朋友彭贞元、李尔明一同游玩赏月,并在邻仙楼留宿。全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避地郊坰村自孤”,诗人表达了自己远离繁华城市,独自居住在郊外村庄的孤独之感。这种孤独感既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生活中孤独时刻的一种感慨。
第二句“闲依水竹敞清都”,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水边的竹子和清澈的水流构成了一个宁静的环境。这里的“清都”可能指的是村庄或者自然环境中的一片宁静之地。
第三句“客来荒径同鸣玉,月到寒塘正弄珠”,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在荒径上行走时,仿佛听到了玉石相撞的声音;当月光照在寒塘上时,又好像看到了珍珠在水中跳跃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和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们的友谊以及他们对自然美景的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诗“碧海仙踪天外远,黄粱尘梦醉中无”,诗人通过对仙境的描述,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感叹。他想象自己在碧海上追寻仙人的足迹,但那些美好的境界似乎离现实太远;而现实中的生活却如同一场黄粱的梦境,充满了虚幻和无常。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也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连床睡熟凭谁唤?只许横江独鹤呼”,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他觉得自己已经睡得很熟,以至于没有人能够唤醒他;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只能依靠一只横江的独鹤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这两句诗既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篇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于友情与人生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