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曾泛镜湖舟,又对银塘水镜幽。
乌鹊一枝经几匝,骊珠千里向予投。
杯倾五夜从沾露,月到中天始判秋。
桂影婆娑低可掇,何人能作广寒游?
甲子中秋,周斗文自四明来访,余镜园投赠新诗,留酌赋答。
客来曾泛镜湖舟,又对银塘水镜幽。
乌鹊一枝经几匝,骊珠千里向予投。
杯倾五夜从沾露,月到中天始判秋。
桂影婆娑低可掇,何人能作广寒游?
逐句释义:
- 客来曾泛镜湖舟,又对银塘水镜幽:客人曾乘坐过镜湖上的船,又面对清澈如镜的水面显得幽静迷人。
- 乌鹊一枝经几匝,骊珠千里向予投:一只乌鹊经过几圈后,一颗珍贵的珍珠飞来投向我。这里的“乌鹊”和“骊珠”象征着好运与珍贵之物的到来。
- 杯倾五夜从沾露,月到中天始判秋:酒杯倾倒了五次,沾满露水;直到月亮升至中天,秋天才真正到来。这里用“沾露”和“判秋”形容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
- 桂影婆娑低可掇:桂花的影子随风摇曳,低垂可触,给人以舒适之感。
- 何人能作广寒游:谁能够像嫦娥一样在广寒宫自由游玩呢?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译文:
客人曾乘船游于镜湖,又见银塘之水如此清澈。乌鹊绕湖飞翔,经过数圈后,一颗珍贵的珍珠向我投掷而来。酒杯倾倒五次,沾染了露水;直到月光升至最高点,秋天才算真正来临。桂花的影子随风摇摆,低垂可触,带来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氛围。谁能像我一样,能够在广寒宫自由地游玩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和与友人的美好交往。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乌鹊一枝”、“骊珠千里”、“杯倾五夜”、“桂影婆娑”),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整体上,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明代文人雅集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