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初亭避暑杯,秋深酒兴更相催。
流觞宛转花间出,鸣瀑奔腾石底来。
海国凉风莼菜候,醉乡词客竹林才。
君看曲水仍归沼,谁道东流去不回?

八月晦日芳荪亭小集流觞河朔初亭避暑杯,秋深酒兴更相催。

流觞宛转花间出,鸣瀑奔腾石底来。

海国凉风莼菜候,醉乡词客竹林才。

君看曲水仍归沼,谁道东流去不回?

注释与赏析:

  1. 诗题与创作背景:这首诗名为《八月晦日芳荪亭小集流觞》,创作于明代。诗中提及的”芳荪亭”和”流觞”是重要的元素。芳荪亭是一个特定的地点,而流觞则是一种传统的饮酒游戏。此诗可能是在秋季的某个日子,诗人与友人在芳荪亭进行的小聚,共同享受秋天的美好时光。

  2. 逐句释义

  • “河朔初亭避暑杯”:河朔指黄河以北地区,初亭是指新建或新建不久的亭子。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在秋季初建的一个亭子,用于避暑休息。
  • “秋深酒兴更相催”:随着秋天深入,人们的酒意也随之增加,彼此间的交流和饮酒变得更加频繁。
  • “流觞宛转花间出”:流觞是一种古代的饮酒游戏,在这里比喻为酒杯在花丛中流转。
  • “鸣瀑奔腾石底来”:瀑布声如雷鸣般在岩石间奔流而下。
  • “海国凉风莼菜候”:这里的海国可能是指海边国家,用莼菜来比喻新鲜的海味,表示一种清爽的美食体验。
  • “醉乡词客竹林才”:诗人自喻为醉乡中的词客,竹林则是文人雅士常聚集的地方,暗示诗人在此地找到了灵感与创作的源泉。
  1. 赏析
  • 此诗通过描述一个典型的秋日聚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
  • 诗中的“流觞宛转花间出”、“鸣瀑奔腾石底来”等意象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温馨和谐的环境中。
  • 结尾处“谁道东流去不回?”则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永恒不变的信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值得仔细品味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