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庐鸡骨病相侵,易箦犹悬傍母心。
薤露不禁朝日薄,萱花长伴夜台深。
人哀尽罢村村市,帝诔遥颁字字金。
十尺丰碑埋玉处,时闻乌鸟哭松阴。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概括中心思想、赏析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具体的诗句分析内容,并概括中心意思。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考生要结合具体诗句来思考,注意不能只答出诗句的意思即可。

这首诗是悼念黄焯星先生而作。黄焯星(1792—1853),字星甫,号少宰,安徽休宁县西乡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礼部右侍郎等职。诗中“挽故少宰学士黄焯星先生三首先生丁母艰未小祥而逝”一句中的“丁母艰”是指丁忧,即因父母丧事而离职回家守孝。“小祥”指成服之祭,谓服满二十七个月之始。这里用“丁母艰”和“小祥”的先后顺序来表达对黄焯星先生的哀悼之情。

“居庐鸡骨病相侵”,居庐,指在家守丧;鸡骨病,比喻丧亲之痛。这句写黄焯星先生在家中守丧,悲痛欲绝的心情。“易箦犹悬傍母心”,易箦(zhì 同“置”),古代装死人的竹席叫箦。这句写黄焯星先生临终时仍牵挂着母亲。“薤露不禁朝日薄,萱花长伴夜台深”,这是说黄焯星先生在世时十分孝敬母亲,即使死后,也仍然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人哀尽罢村村市,帝诔遥颁字字金”,这句写黄焯星先生的死讯传开后,人们为之哀悼,甚至到了连市集都停止的地步;皇帝还下令为他撰写碑文,表彰他的功德,这表现了人们对黄焯星先生深厚的感情。“十尺丰碑埋玉处,时闻乌鸟哭松阴”,“丰碑”指黄焯星先生所立的墓碑,“乌鸟”代指乌鸦,这里指黄焯星先生。这句写黄焯星先生的墓碑高耸入云,但黄焯星先生却永远长眠于此地。最后一句写黄焯星先生死后,乌鸦常在他的坟头上鸣叫。

【答案】

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①居庐鸡骨病相侵,易箦犹悬傍母心。(《挽故少宰学士黄焯星先生三首先生丁母艰未小祥而逝》)

②薤露不禁朝日薄,萱花长伴夜台深。(《挽故少宰学士黄焯星先生三首先生丁母艰未小祥而逝》)

③人哀尽罢村村市,帝诔遥颁字字金。(《挽故少宰学士黄焯星先生三首先生丁母艰未小祥而逝》)

④十尺丰碑埋玉处,时闻乌鸟哭松阴。(《挽故少宰学士黄焯星先生三首先生丁母艰未小祥而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