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镜影落鄱湖,照见禅心澹若无。
波上一杯才问渡,云间五老已相呼。
白莲净社空闻梵,红杏仙家剩几株。
独有高庵趺坐者,春来蔬笋未全枯。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匡庐镜影落鄱湖,照见禅心澹若无。
  • 匡庐: 即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
  • 镜影: 形容湖水如镜,反映出天空和山的倒影。
  • 鄱湖: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西省。
  • 澹若无: 表示水面平静,没有波动,如同镜子一样平静无波。
  • 禅心: 禅宗修行者的心态,通常表现为宁静、平和。
  • 译文: 庐山上的湖水反射出天空的影像,仿佛一面镜子,平静而清晰,反映出修行者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1. 波上一杯才问渡,云间五老已相呼。
  • 波上杯: 在波浪上的酒杯,象征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 才问渡: 刚刚渡过水面的意思,表示对未知或困难的态度。
  • 云间五老: 指神话中的五位仙人,他们居住在云端。
  • 相呼: 互相呼唤,这里可能表示彼此之间的联系或帮助。
  • 译文: 在波浪上举起酒杯,刚一问及渡江之事,就感觉到云间有五位仙人相互呼应。
  1. 白莲净社空闻梵,红杏仙家剩几株。
  • 白莲: 白莲池,是中国佛教文化中的一种象征。
  • 净社: 清洁的社会或组织。
  • : 佛教中的清净之声,也指佛教经典。
  • 红杏仙家: 指的是神仙般的生活,用“红杏”来形容其美好,同时“剩几株”暗示这种生活的珍稀和珍贵。
  • 译文: 在纯洁的莲池旁边听闻佛法的声音,只有少数几株红杏树象征着神仙般的生活方式。
  1. 独有高庵趺坐者,春来蔬笋未全枯。
  • 高庵: 高处的庵堂,可能指修行者的居所。
  • 趺坐: 盘腿坐下的姿势,是一种修行的姿势。
  • 译文: 只有那个坐在高庵里盘腿坐着的人,春天时他的蔬菜还未曾全部枯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修行者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庐山”、“鄱湖”等自然景观,以及“白莲”、“红杏”等植物形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同时,诗中也体现了禅宗的静谧和内省精神,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修行者内心的平和与坚定。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审美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