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崚嶒簇作林,疏狂偏得米颠心。
书成龙卷临池墨,赋就人惊掷地金。
白社但推诗律细,丹炉谁识道门深?
招携共驾冰轮去,露宿梅花四百岑。
这首诗共四首,下面分别逐句解释。
奇石崚嶒簇作林,疏狂偏得米颠心。
- “奇石崚嶒”形容石头的形态奇特,高耸入云。“簇作林”比喻这些石头仿佛组成了一片树林。“疏狂”形容作者性格豪放不羁,与一般文人雅士不同。
- “偏得米颠心”中的“米颠”指的是米芾,他是北宋时期的书画名家。这里的表述意味着作者的性格和才华与米芾相似,能够欣赏并创作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
书成龙卷临池墨,赋就人惊掷地金。
- “龙卷”形容书法笔势如龙卷风般疾驰而有力。“临池墨”指在砚台前书写时,墨水如同龙卷风般飞溅开来。“赋就人惊掷地金”则形容作者的作品让人惊叹,仿佛是地上的金子被抛起。
- 这里的“龙卷”、“临池墨”、“人惊掷地金”都是用来形容作者书法和作品的超凡脱俗和卓越之处。
白社但推诗律细,丹炉谁识道门深?
- “白社”在这里可能是一个误植,应为“白社中”。”但推诗律细”中的“诗律”指的是诗歌的音韵、对仗等技巧,而“细”意味着这些技巧被广泛认可和赞赏。“丹炉谁识道门深?”则是说在道教中,谁能理解那些深奥的教义和修炼之道呢?这里的“道门”指的是道教的门径和学问。
- 这句诗表达了对于诗歌艺术精细之处的认可和对道教深邃教义的探索和理解。
招携共驾冰轮去,露宿梅花四百岑。
- “招携”意为邀请朋友一起同行。“共驾冰轮去”中的“冰轮”可能是指月亮或者天空中明亮洁白的月亮,这里用来象征友情或合作。“露宿梅花四百岑”中的“露宿”表示在野外过夜,没有床铺;“梅”字重复出现四次,可能是为了强调梅花的坚韧和美丽;“四百岑”则形容距离之远。整句的意思是邀请朋友一起在月光下共度美好时光,甚至要在野外露宿,以表达深厚的友谊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与朋友在自然美景中的相聚和离别,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诗人通过对奇石、书法、诗歌和道教的赞美,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与朋友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支持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