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新安江上水,千寻见底清。俯视游鳞写乔树,冷冷空碧照心明。
人传脉接轩辕洞,又道源通婺宿精。气佳地秀有如此,其中绰约多仙子。
磊落长松倚岸蟠,崔嵬怪石临江起。松脂黑雾化龙宾,石角金星琢龙尾。
毕翁筑室江之干,二龙入管随驱使。吏隐中年卧紫氛,细君贞淑并能文。
台上箫声调白雪,阶前玉树拂青云。清水清门两辉映,花笺江练平铺净。
兴到风生班女毫,诗成影彻秦嘉镜。郎君豸绣五云间,堂上椿萱鬓未斑。
岁汲清江酿春酒,朝看潮去暮潮还。潮头东下蓬山近,子晋麻姑行问讯。
莫惜流霞劝羽觞,君家元醉瓮边郎。

赋得新安江水清寿毕年伯既元配孙夫人

君不见新安江上水,千寻见底清。俯视游鳞写乔树,冷冷空碧照心明。

人传脉接轩辕洞,又道源通婺宿精。气佳地秀有如此,其中绰约多仙子。

磊落长松倚岸蟠,崔嵬怪石临江起。松脂黑雾化龙宾,石角金星琢龙尾。

毕翁筑室江之干,二龙入管随驱使。吏隐中年卧紫氛,细君贞淑并能文。

台上箫声调白雪,阶前玉树拂青云。清水清门两辉映,花笺江练平铺净。

兴到风生班女毫,诗成影彻秦嘉镜。郎君豸绣五云间,堂上椿萱鬓未斑。

岁汲清江酿春酒,朝看潮去暮潮还。潮头东下蓬山近,子晋麻姑行问讯。

莫惜流霞劝羽觞,君家元醉瓮边郎。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新安江的赞美和祝福,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新安江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君不见新安江上水,千寻见底清。”直接点题,以“清”字开头,将整个诗歌的主题定格在“清”字上。接着,诗人用“俯视游鳞写乔树,冷冷空碧照心明”两句描绘了新安江的景色。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游鱼比作画中的游丝,将江水比作画卷上的空白处。这样,诗人便成功地营造出了一个宁静、清澈、明亮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颔联“人传脉接轩辕洞,又道源通婺宿精。”进一步描绘了新安江的奇特之处。诗人以“脉接轩辕洞”为例,形象地描绘了新安江与黄帝轩辕之间的紧密联系。而“源通婺宿精”则是指新安江源头与婺女星宿有关,这种描述既富有神话色彩,又充满了神秘感。

颈联“磊落长松倚岸蟠,崔嵬怪石临江起。”则是对新安江两岸风光的描绘。诗人用“磊落长松”来形容岸边的松树,用“崔嵬怪石”来形容江边的奇岩怪石。这些描写既富有诗意,又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人仿佛置身其境。

尾联“毕翁筑室江之干,二龙入管随驱使。”则是对毕公的赞颂。毕公是新安江的守护者,他在这里筑房居住,象征着他对新安江的热爱和依恋。而“二龙入管随驱使”则是指毕公与两条神龙相伴,共同守护着新安江的安宁。这一描写不仅体现了毕公的崇高地位,也彰显了他与新安江之间的深厚情感。

这首诗还蕴含了作者的人生感悟。从“毕翁筑室江之干,二龙入管随驱使。”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人生就像新安江一样,需要不断地努力和维护才能保持其美丽和纯洁。而在“岁汲清江酿春酒,朝看潮去暮潮还。”中,作者则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他愿意像清江一样,不断地汲取智慧和力量,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这首七律诗通过对新安江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同时,这首诗也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感悟,使其成为一首既有艺术价值又有思想深度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