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当清和,薰风咽新蝉。
槐阴荫广庭,秀色媚远天。
沐馀换绛帻,虚徐鼓冰弦。
一为出塞吟,堂闼如穷边。
广陵散已绝,兹法更谁传。
欲知希声意,当在无弦前。

【注释】

古琴:一种弹拨乐器,有五根弦。

首夏:初夏的时节。当:正值。清和:清凉和煦。

薰风:温暖的南风。咽新蝉:指夏蝉鸣叫的声音。

槐阴:槐树树阴。荫广庭:遮蔽宽广的庭院。

秀色:美丽的姿态,形容人或事物的美。媚:吸引。

沐馀:洗过头发后余下的头发。换绛帻(zé):把红色的头巾换成了黑色的。

虚徐:缓慢从容的样子。鼓:弹奏。冰弦:指瑟上的弦。古人用冰来调节弦音,使之不至太紧。

一为出塞吟,堂闼如穷边:这是说,每当我弹琴的时候,就会想起塞外的景象,仿佛已经身处边疆。

广陵散:相传是汉代的一种名曲。已绝:已经失传。兹法:这种方法,泛指音乐演奏技艺。更谁传:还有谁能继承这门艺术?

希声意:指古琴音乐中微妙的意境和韵味。在无弦前:在没有琴弦发出声音之前。

赏析:

这首《古琴》诗是诗人对古琴这种乐器及其演奏艺术的感受与认识。诗人通过对夏日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古琴艺术的热爱和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古琴这种高雅艺术的珍视与推崇。

诗人以“首夏当清和”开头,描绘了初夏时节的宁静与美好。接着,他通过“薰风咽新蝉”这一景象,表达了夏天特有的气息与声音。然后,诗人又用“槐阴荫广庭,秀色媚远天”来形容夏夜的清凉和美丽。

诗人转向了自己对于古琴的感受。他说,每当自己洗过头发后,都会情不自禁地换上黑色头巾,弹奏起古琴。而当他弹奏时,就会想起塞外的广阔天地,仿佛已经身处边疆。这里,诗人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古琴音乐的深远影响和魅力所在。

诗人用“广陵散已绝,兹法更谁传”表达了自己对于古琴艺术传承的担忧。他认为,如今这种美妙的音乐已经失传,还有谁会继承这门艺术呢?这里的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以清新、优美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于古琴艺术的热爱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古琴这种高雅艺术的珍视与推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