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登风度楼,城郭何绵延。
城头早日出,万井开寒烟。
目断千山外,心飞百代前。
九原今已矣,风度尚依然。
巍楼夹道衢,古墓知何处。
栋宇神鬼扶,柱石英灵聚。
招魂学楚歌,有泪风吹去。
想像放逐时,为君三痛哭。
忽闻弦管音,似听梨园曲。
笑彼开元主,间关蜀道悲。
临危识孤忠,去后枉劳思。
欲去不忍去,危栏且复凭。
沉吟白羽扇,如见赤心人。
千秋鉴不磨,可以蹑清芬。

【注释】

又登风度楼:重登风度楼。风度楼:即凤楼,唐中宗李显所建。

城郭何绵延:城的城墙和城墙之间的道路,多么绵长。

城头早日出:早晨的太阳从城头上升起。

万井开寒烟:成千上万的井中冒出了寒气蒸腾的烟雾。

目断千山外:眼睛看着远方,看不到尽头。

心飞百代前:心飘到了千年以前。

九原今已矣:九泉之下的人已经死了。

风度尚依然:风度依然存在。

巍楼夹道衢:高大的楼阁夹在街道之间。

古墓知何处:不知道古墓在哪里。

栋宇神鬼扶,柱石英灵聚。招魂学楚歌,有泪风吹去:大厦和房檐上神灵扶持,柱石上聚集着神仙的灵气。学习楚国的歌曲来召唤亡灵,风中传来悲伤的哭声。

想像放逐时,为君三痛哭:想象自己被放逐的时候,为了君王哭三次。

忽闻弦管音,似听梨园曲:忽然听到琴瑟的声音,好像听到了梨园里的音乐。

笑彼开元主,间关蜀道悲:笑话那些开元年间的主政者,他们走遍蜀道也感到很悲伤。

临危识孤忠,去后枉劳思:面临危险时能认识自己的忠诚,离开后白白地费心思。

欲去不忍去,危栏且复凭:想要离去但又不忍心离去,还是靠在栏杆上。

沉吟白羽扇,如见赤心人:沉吟着拿着白色的羽毛扇子,好像看到了忠诚的人。

千秋鉴不磨,可以蹑清芬:千秋万代的镜子不被磨损,可以追随那清香的芬芳。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所作的《风》的续篇。《风》诗首句“昔我往矣”,即写自己早年离开洛阳、赴长安时的情景;本篇首句“又登风度楼”,即写自己后来回到洛阳、再次登楼时的感受。此诗与《风》诗一样,也是借登楼抒怀。全诗共八句,可分为四组,每组两句。第一组,写登楼所见之景,第二组,写登楼所感之情,第三组,写登楼所忆之事,第四组,写登楼后之思。

开头一句“朝登风度楼”点明时间地点。风度楼是唐朝中宗李显所建,位于洛阳东都门外。这里用直陈其事的笔法,点明了诗人登上此楼的时间和位置。接着二句“城郭何绵延”描写城郭景象,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宏伟壮阔的图画。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洛阳城的规模之大,而且表现出诗人登楼远望时的心境。

下面四句,诗人由登楼远望转向对历史的回忆与思考。诗人首先想到了当年汉高祖刘邦在霸上起兵,然后到咸阳灭秦,最后统一天下的历史。接着又想到汉武帝刘彻派霍去病抗击匈奴,使汉朝边境安定无事。这些往事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最使诗人感慨的还有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盛世的功业。诗人认为,唐太宗之所以能够开创贞观盛世,是因为他有高超的才能和高尚的政治品质。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就发生了安史之乱。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唐玄宗和唐肃宗的不满情绪。

五至六句,诗人进一步回忆当时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不幸遭遇。他想起了唐朝初期的名臣房玄龄等人,他们在辅佐太宗皇帝的过程中,虽然受到了重用,但最终却落得身死家亡的结局。诗人对此感到十分痛心,并由此而联想到了自己的处境。

七至九句,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感情。诗人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既不能像房玄龄等人那样辅佐君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又不能像张良那样隐于山林,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相反,他却不得不忍受着孤独的痛苦,忍受着离别亲人的痛苦。

十至十一句,诗人进一步抒发了感情。他想到李白曾说过:“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李白一样,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现实生活却不允许他这样做。诗人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了洛阳,离开了这个充满欢乐的地方。

十二句,诗人最后抒发了感情。他回忆起自己曾经多次为朋友流泪,为友人送行。如今他即将离开洛阳,再也不能见到这些朋友了。因此,他不禁流下了眼泪。

十四至十六句,诗人进一步抒发感情。他回忆起自己曾经在长安做过官,也曾为朋友送行。如今他又要离开长安了,不能再为朋友流泪了。因此,他只好强忍着泪水,继续前行。

十七、十八句,诗人进一步抒发感情。诗人想到自己曾经多次为国家效力,也曾为君王哭泣过。如今他又要离开长安了,不能再为君王哭泣了。因此,他只好把悲痛深深地埋藏在心底,继续前行。

十九至二十句,诗人最后抒发感情。诗人想到自己曾经多次为国家效力,也曾为君王哭泣过。如今他又要离开长安了,不能再为君王哭泣了。因此,他只好把悲痛埋在心底。同时,他也为自己能够保持节操而感到自豪。

二十一、二十二句,诗人最后抒发感情。诗人想到自己曾经多次为国家效力,也曾为君王哭泣过。如今他又要离开长安了,不能再为君王哭泣了。因此,他只好把悲痛埋在心底。同时,他也为自己能够保持节操而感到自豪。

这首诗通过杜甫对历史和现实的回顾与思考,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与担忧。同时,也反映了他在个人命运面前的无奈和痛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