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舫俄惊仙令来,双凫忽驾清风至。人陪仙令宴仙舟,杯酒留连更唱酬。
谁云郢曲压巴调,还许渔人和棹讴。曲终暗洒怀沙泪,明水江蓠堪寄酹。
三闾遗韵和应希,千古骚人吾辈在。吊古悲歌起暮愁,昔年曾向楚南游。
搴芳坐叹三湘冷,作赋平吞七泽秋。归来已署江湖长,今日龙潭惬清赏。
遥望烟笼杜若洲,还疑身在湘江上。粤海湘江隔几重,逐臣沦落竟孤踪。
可怜古狱空沉剑,岂信高冈有卧龙。真龙画龙谁复辨,覆雨翻云谁忍见?
刻木虚张鳞甲威,掀波便作玄黄战。阅尽人情黯自悲,怀仙欲与白云期。
蓬莱弱水舟难到,愿借长房竹一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名为《七日夜对月寄张功曹》。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 诗句翻译
  1. 万舫俄惊仙令来,双凫忽驾清风至。
  • “万舫”指的是许多船只,“俄”表示突然之间,“惊”表示吃惊。这里描述的是突然之间,许多船只都被仙界的命令所惊醒,然后双鹤忽然乘着清风飞来。
  1. 人陪仙令宴仙舟,杯酒留连更唱酬。
  • “宴会”在这里指仙人宴请,“留连”形容停留不离去。这里描述的是人们陪伴仙人在仙船上宴饮,饮酒畅谈,歌声不绝。
  1. 谁云郢曲压巴调,还许渔人和棹讴。
  • “郢曲”指的是楚歌,“巴调”指的是蜀歌。这里用反问的语气说,谁还说楚国的歌曲压制着蜀国的乐曲。还允许渔民和船夫一起唱歌。
  1. 曲终暗洒怀沙泪,明水江蓠堪寄酹。
  • “怀沙”指的是屈原,“江蓠”是一种植物名。这里是说,当歌曲结束时,暗地里洒下屈原的眼泪,可以用江蓠这种植物来寄托哀思。
  1. 三闾遗韵和应希,千古骚人吾辈在。
  • “三闾”指的是屈原,“遗韵”指的是遗留下的韵味。这里是说,屈原的遗韵仍然被后人传颂,千年以来的诗人都在其中。
  1. 吊古悲歌起暮愁,昔年曾向楚南游。
  • “吊古”指的是凭吊古迹,发出悲伤的歌声。“悲歌”指的是悲凉的歌谣。这里描述了诗人过去曾在楚地南部凭吊古迹,并发出悲伤的歌声。
  1. 搴芳坐叹三湘冷,作赋平吞七泽秋。
  • “搴芳”指的是采摘花草,“坐叹”表示长时间地叹息。这里描述了诗人坐在三湘的土地上感叹花草凋零,创作出一篇篇充满秋天气息的诗篇。
  1. 归来已署江湖长,今日龙潭惬清赏。
  • “归来”指的是回到江湖之间,“署”表示登记或任职。这里描述了诗人已经担任江湖之间的官职,今天在龙潭这个地方享受宁静的时光。
  1. 遥望烟笼杜若洲,还疑身在湘江上。
  • “烟笼”指的是被烟雾笼罩,“杜若”是一种植物名。这里是说,远远望去,烟雾缭绕着杜若岛,让我怀疑自己还在湘江之上。
  1. 粤海湘江隔几重,逐臣沦落竟孤踪。
  • “粤海”指的是广东海边,“湘江”是指湖南的江河。这里是说,广东和湖南之间隔着好几重山海,作为被贬谪的臣子,最终孤独无依。
  1. 可怜古狱空沉剑,岂信高冈有卧龙。
  • “古狱”指的是古代的牢狱,“沉剑”指的是宝剑沉入地下。这里是说,那些古时的监狱中空空如也,难道相信高高的山岗上真的有隐居的龙吗?
  1. 真龙画龙谁复辨,覆雨翻云谁忍见?
  • “真龙”指的是真正的龙,“画龙”指代画上的龙。这里的意思是真正的龙和画上的龙谁能分辨出来呢?而那些覆雨翻云的人又怎么能忍受呢?
  1. 刻木虚张鳞甲威,掀波便作玄黄战。
  • “刻木”指的是雕刻木头,“鳞甲”指的是鱼鳞和硬壳。这里的意思是雕刻木头以显示其威严,一旦掀起波浪就变成战斗的场面。
  1. 阅尽人情黯自悲,怀仙欲与白云期。
  • “人情”指的是世间的人情世故,“白云”指代仙境。这里是说,我经历了世间的种种人情冷暖之后感到悲哀,想要和神仙一样生活在白云之中。
  1. 蓬莱弱水舟难到,愿借长房竹一枝。
  • “蓬莱”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境,“弱水”指的是传说中弱水的尽头,无法渡过。这里是说,蓬莱仙境的水路难以到达,但我希望能像长房村的竹子一样坚韧,得到一茎竹子的帮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