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融融雪渐消,客怀郁郁思无聊。
虚庭风细松声落,薄海云开雁影遥。
书剑可堪淹岁月,楼台何处厌笙箫。
朱帘不动炉烟细,一曲丝桐慰寂寥。

春日旅中

春天温暖,雪渐渐融化。客人的心情郁闷,无聊的思绪涌上心头。

庭院里风细细吹来,松林中的风声飘落;海面上的雾散开,雁影远远地出现在天际。

书卷和剑可以消磨岁月,但不知楼台何处,厌倦了笙箫的音乐。

朱红的门帘不摇,炉烟细细袅袅升起,我弹起一曲丝桐琴音,以慰藉内心的寂寞。

注释:

  1. 春日融融:指春天天气晴好,阳光暖洋洋。
  2. 客怀:指旅途中思乡的情绪。
  3. 郁郁:心情忧郁不畅快的样子。
  4. 虚庭:空荡的庭院。
  5. 风细:风很细。
  6. 松声落:松树枝条随风摇曳,发出细微的声音。
  7. 薄海:大海。
  8. 云开:云层散开。
  9. 薄:迫近。
  10. 厌(yàn):烦腻,厌倦。笙箫:乐器名,这里泛指音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诗。首联“春日融融雪渐消,客怀郁郁思无聊”,“春风化雨润万物”,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春风比作能滋润万物的“化雨”,形象而生动。“客怀”是游子的怀抱,“郁郁”是忧愁的意思。诗人用“客怀”二字,点出自己的身份和当时的处境,表现了一种孤寂、苦闷的心情。接着颔联“虚庭风细松声落,薄海云开雁影遥”。这两句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象,“虚庭风细”写出了庭院的宁静;“松声落”则写出了松枝随风摇曳,发出轻轻的响声;“薄海云开”则写出了天空的广阔无垠。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颈联“书剑可堪淹岁月,楼台何处厌笙箫”。这句诗中的“可堪”意思是不堪忍受或者难以忍受。诗人用“可堪”一词,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的无奈和对音乐的厌倦之情。尾联“朱帘不动炉烟细,一曲丝桐慰寂廖”。尾联中的“朱帘”是指红色的窗帘,“炉烟”则是指燃烧着的香炉冒出的烟。这里的“朱帘不动”写出了窗帘的静止状态;“炉烟细”则写出了烟的细小和缭绕的特点;“一曲丝桐”则指的是弹奏的曲子。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温馨的画面,也表现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志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