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壑崎岖偶一经,暄炎适得片时清。
主人十里春来少,桃李千株子已成。
欲去未能窥晚照,乍醒还醉听啼莺。
年来何事城中久,书阁留人不放行。
【注释】
①六月:夏季。②过小庄:经过小庄。③主人:指小庄主人。④桃李:泛指花果,喻指男女。⑤窥:探望。⑥晚照:夕阳。⑦还醉:酒醒后又醉。⑧何事:什么?⑨书阁:藏书的地方。⑩行:走,离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夏初游览一处小庄园时有感而作的一首纪游诗,写于公元920年(唐昭宗天佑二年)夏初。
首联:“六月九日过小庄”,“丘壑”指山陵,“崎岖”指山势不平、道路曲折。“偶一经”,“经”指小路。“暄炎适得片时清”,夏日炎热,只有短暂的清凉。
颈联:“主人十里春来少,桃李千株子已成。”这两句写小庄主人在夏天里种下的桃和李已经长成了。
颔联:“欲去未能窥晚照,乍醒还醉听啼莺。”意思是想要离开,却又不忍离去,只能偷眼看看日暮时分的夕阳;刚醒来又喝醉了,只能听那黄莺在啼叫,仿佛它也在为春天的到来欢呼。
尾联:“年来何事城中久,书阁留人不放行。”意思是近来为何在城中滞留了很长时间?是因为书阁里的书不能带走啊。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诗里描述了夏日游览小庄园的情景。诗中写景细腻生动,尤其是对景物的描写,既写出了小庄园的秀美,也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